諒解書什么時候出具才有效
在立案前。在公安機關處理前。在法院開庭前。
刑事諒解書本身并無固定格式,出具諒解書的目的是減輕犯罪嫌疑人處罰,有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qū)彛哉徑鈺鞘芎θ讼蚍缸锶藛T的家屬開具的,一般由承辦律師為犯罪嫌疑人進行具體辦理,但如果情節(jié)輕微不需要聘請律師的,可以參照本諒解書格式。諒解書前提造成受害人傷害,應當寫明賠償已達成協(xié)議,并且實際賠償結束,如果沒有致受害人傷害則無需要表述,但諒解書的重點要表達清楚受害者已經(jīng)諒解,同時受害人請求免予追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
諒解書最終肯定是要在法庭上出現(xiàn)并讓審判長看到的,但是程序應是本人先寫好交給辦案單位,接著辦案單位會把寫好的諒解書放在該犯罪嫌疑人的檔案袋里,如果民警覺得犯罪證據(jù)比較充分的話那在批準逮捕后很快就會交給人民檢察院。在正常的賠償范圍之內(nèi)是合法的,積極賠償可以爭取緩刑,所以獲得對方諒解是可以酌定量刑情節(jié)的,可以酌情的考慮增加相應的賠償,具體的數(shù)額由自己來進行把握和衡量。民事部分不能反悔,刑事部分是公安機關的事,和你反悔沒有關系。此時還是會對犯罪分子進行量刑處罰,同時民事賠償方面的,就需要由按照雙方之間的約定進行處理。如果對方在簽了諒解書后,不進行賠償?shù)脑挘憧梢砸源苏徑鈺蚍ㄔ荷暾垐?zhí)行。
刑事諒解書的作用是什么
1、刑事諒解書,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與嫌疑人或其家屬之間,就刑事案件的結果達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質(zhì)的書面文件。
2、諒解書一般在提起公訴至法庭質(zhì)證環(huán)節(jié)完成,其在刑法上有著酌定減輕,從輕的效力。
3、當事人或受害人從情感上給予了原諒,也表示出當事人或受害者不再追究了態(tài)度,對量刑上有一定的減、免除處罰的參考作用。
法律依據(jù)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九條
規(guī)定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進行審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協(xié)議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八條
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guī)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nèi)曾經(jīng)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本章規(guī)定的程序
出具了刑事諒解書是不是就沒事了
法律分析:1、在刑事訴訟中,被害人一方的諒解書,是法官對被告人酌情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節(jié),但也不是一定的。
2、如果犯罪情節(jié)輕微,可以免于刑事處罰。一般情況下,不會免于處罰的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八十八條 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guī)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nèi)曾經(jīng)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本章規(guī)定的程序。
第二百八十九條 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進行審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協(xié)議書。
第二百九十條 對于達成和解協(xié)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于犯罪情節(jié)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相關推薦:
項目經(jīng)理刑事責任(項目經(jīng)理要坐牢嗎)
造假刑事偵查卷宗(派出所卷宗是什么意思)
打架輕傷刑事和解(輕傷批捕后能和解嗎)
刑事目擊證人證詞(目擊證人供詞能否定罪)
起訴前刑事諒解書(刑事諒解書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