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糾紛立案標準
民事糾紛立案標準是什么?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含義是指與起訴案件的訴訟標的有直接有利害關系,或者說,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人身權、財產權利或其他權益直接遭到他人的侵害或者直接與之發生了權利、義務歸屬的爭執。
2、有明確的被告。所謂明確的被告,是指原告起訴必須明確指出被告是誰,也就是要明確誰侵害了他的民事權益,或者誰與原告發生了民事權益的爭議。但是需明確的一點是,法律只要求“有”明確的被告,而不論所列的被告是否適格,也就是說即使當事人告錯了人,在立案階段,法院不進行審理和查明,因此,并不妨礙訴訟的成立。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有具體的訴訟請求,是指原告要求人民法院予以確認或保護的民事權益的內容和范圍應當明確、具體,請求人民法院保護什么、支付什么、反對什么、確認什么等應清楚、明白,不能模棱兩可。事實和理由是指原告必須向人民法院陳述的“案件事實”和“證據”以及支持該訴訟請求的理由。法律要求原告持有事實理由,就是要求原告說明民事法律關系發生、發展、變更、消滅的情況及所持的觀點、理由,并提供有關證據。至于原告的理由是否成立、證據是否充分、確鑿,法院在立案審查階段不問。
4、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原告起訴的案件應該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也就是說,應當屬于由人民法院主管,人民法院依法有權對這一案件進行審判。另外,接收訴狀的法院必須對該案有管轄權才能正式受理該案件。
民事案件與刑事案件的本質不同
1、性質不同。民事案件主要是關于民事權利、義務性質的糾紛,屬于人民內部矛盾性質。而刑事案件則是危害社會、觸犯刑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犯罪,屬于階級矛盾性質。
2、適用的實體法不同。民事案件所適用的實體法是民法通則、婚姻法、海商法等。而刑事案件所適用的法律是刑法。
3、適用的程序法不同。審理民事案件適用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而審理刑事案件則適用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進行審理。
綜上所述,民事糾紛案件的立案標準在上文已經進行了詳盡的說明,請民事訴訟的訴訟費一般是由訴訟敗方來進行承擔的,且訴訟費應該按照訴訟案件的具體情況來進行決定。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條
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法院立案的標準及條件是什么
法院立案的具體條件有以下幾點:
1、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如果是刑事訴訟中的自訴案件,被害人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或者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立案要滿足一下條件: (1)有犯罪事實。客觀上存在著某種犯罪、危害社會的行為。包括但不僅限于預備犯罪、正在實施犯罪、犯罪未遂、既遂或中止等形態。 (2)需追究刑事責任。某些行為雖然是違法的,但若其嚴重程度依據法律依據:《刑法》中的相關規定,不足以追究刑事責任,也是不予立案。例如,非多次偷盜他人不足兩千元的財物。 (3)屬于管轄范圍,公安、法院、檢察院各司其職,不是說任何犯罪行為都可通過公安機關解決。除此之外,若報案人的案件未到達立案標準,也要向報案人出具書面的“不予立案通知書”,告知其不予立案的原因。
立案條件分民事立案條件、行政立案條件和刑事立案條件:
民事立案條件:
1、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立案條件:
1、原告是具體行政行為的相對人或利害關系人,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具有訴訟行為能力
2、有明確的被告
3、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已經依法申請復議
4、起訴應屬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訴訟的范圍
5、受訴人民法院應有管轄權
6、未超過法定起訴期限。
刑事立案條件:
1、案件依法應由本機關管轄
2、經審查案件來源材料(控告、檢舉、自首等),確實存在犯罪事實
3、根據犯罪事實的情節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如案件不屬自身管轄,應移送主管機關。如無犯罪事實,或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則不予立案。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三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符合立案標準的投訴應具備哪些條件
刑事立案條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要求,立案需滿足兩項標準:一、存在具體的犯罪行為;二、該行為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若無犯罪行為,或法律規定無需追究刑事責任,不得立案。同時,還列舉了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六種情形,包括但不限于情節輕微、追訴時效已過、特赦免除刑罰等。
民事案件立案需符合四項條件:首先,原告需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比如婚姻糾紛中的當事人,而非其子女或父母;其次,需明確被告身份;再次,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依據,如要求賠償損失或變更合同等;最后,案件需屬于人民法院民事訴訟的受理范圍,并且由有管轄權的法院審理。
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訴材料后,將審查其是否符合立案條件,如符合則應在七日內立案;若不符合,則會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如對此裁定不滿,可提起上訴。
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在立案條件上存在顯著差異,前者著重于犯罪事實的存在和法律責任的追究,后者則關注于當事人的直接利害關系、明確的被告以及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依據。
刑事立案條件較為嚴格,需有犯罪事實且需依法追責;民事立案則要求原告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依據,并且案件屬于法院受理范圍,由有管轄權的法院審理。
無論是刑事還是民事案件的立案,都需嚴格按照法律規定進行審查,確保程序公正合法,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刑事立案條件主要圍繞犯罪事實和法律責任,強調犯罪行為的存在和依法追責;而民事立案則側重于原告與案件的直接利害關系、明確的被告、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依據,以及案件的受理范圍和管轄權。
刑事訴訟立案條件和民事訴訟立案條件的差異在于,前者側重于犯罪事實的存在和法律責任的追究,后者則更注重原告與案件的直接利害關系、明確的被告以及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依據,同時還需要案件屬于法院的受理范圍并由有管轄權的法院審理。
刑事立案條件要求存在犯罪事實并需依法追責,民事立案則要求原告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明確被告,具體訴訟請求和事實依據,并且案件屬于法院受理范圍和有管轄權的法院審理。
刑事立案條件強調犯罪事實存在且需依法追責,民事立案則注重原告與案件的直接利害關系、明確被告、具體訴訟請求和事實依據,同時案件需屬于法院受理范圍并由有管轄權的法院審理。
刑事立案條件要求犯罪事實存在且需依法追責,民事立案則要求原告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明確被告,具體訴訟請求和事實依據,并且案件需屬于法院受理范圍并由有管轄權的法院審理。
相關推薦:
有沒有刑事報案科(去公安局報警會有案底嗎)
民事刑事立案標準(涉案金額多少可以立案)
試用期被刑事拘留(刑事拘留會被單位開除嗎)
刑事拘留超期羈押(超過37天還沒批捕是什么情況)
刑事拘留衣服要求(刑事拘留可以送衣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