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異地抓人怎么處理
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即可。公安機關在異地執行拘留、逮捕的時候,應當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應當予以配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三條公安機關在異地執行拘留、逮捕的時候,應當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應當予以配合。
異地執行拘留
法律分析:異地拘留即人民法院作出拘留決定后,將被拘留人送交與被拘留人的戶籍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不在同一轄區的公安機關看管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一般理解為,當作出司法拘留決定的人民法院與被拘留人不在同一轄區,則被視為異地拘留。但是,在目前大量的由上級法院將其轄區內的重大執行案件指定其所管轄的下級法院執行的過程中,這種人民法院與被執行人不在同一轄區(至少是不在同一縣〈市〉)而實施的司法拘留經常出現,只是不對被拘留人實行異地關押而已。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二條 公安機關在異地執行拘留時,應當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應當予以配合。
《刑事 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決定拘留的機關在拘留后,除有礙偵查或無法通知者外,應當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24小時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
跨省辦案程序的相關法條有哪些
《公安機關程序規定》以及《刑事訴訟法》規定了跨省執行拘留、逮捕的程序。根據規定,公安機關在異地執行拘留、逮捕,需事先通知被拘留或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并請求配合。這一過程強調了協作與信息共享的重要性。
具體而言,《公安機關程序規定》第三百三十九條指出,在異地執行拘留或逮捕時,執行人員需持相關法律文件與工作證件,向協作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申請協助。協作地公安機關將派出警力予以配合,確保法律程序的順利進行。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三條同樣強調了這一合作機制。在異地執行拘留或逮捕時,公安機關需通知被拘留或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以獲得當地的支持與配合,從而維護法律的權威與執行效率。
綜上所述,跨省辦案程序主要依據《公安機關程序規定》與《刑事訴訟法》進行。這些規定確保了在異地執行拘留或逮捕過程中,通過通知與協作機制,實現法律程序的高效執行與地方公安機關的有效配合。這一過程不僅體現了法律的嚴肅性,還體現了協作與效率的重要性。
相關推薦:
工亡賠償對象(工亡撫恤金賠償對象及標準)
最新刑事訴訟目錄(刑事訴訟法圖書目錄)
刑事訴訟異地執行(外省犯罪處理方式)
刑事責任能力理論(名詞解釋刑事責任能力)
吸毒誘發刑事犯罪(涉嫌販毒是定罪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