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簽諒解書都需要誰在場:刑事諒解書,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或其家屬犯罪與嫌疑人或其家屬之間,就受害人所受傷害的相關事宜達成和解,而由受害人一方所出具書面文件,其在刑法上有著酌定減輕、從輕的效力。諒解書由受害人或其家屬自愿簽署后提交,無需其他方見證。
法律依據:《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 13.對于被告人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的,應當綜合考慮犯罪性質、賠償數額以及被害方的接受程度等情況確定從寬的幅度。 (1)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并取得被害人及其親屬諒解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10%~40%; (2)賠償被害人全部經濟損失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5%~30%; (3)賠償部分經濟損失的,可以相應減少從寬幅度。
法律分析:會。刑事諒解書,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與嫌疑人或其家屬之間,就刑事案件的結果達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質的書面文件。諒解書一般在提起公訴至法庭質證環節完成,其在刑法上有著酌定減輕、從輕的效力,但是犯罪嫌疑人仍然需要承擔刑事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九十條 對于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