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償命還有賠償嗎
法律分析: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殺人刑事案件的犯罪分子被判處死刑的,并且不影響被害人家屬請求民事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九十九條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凍結被告人的財產。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或者人民檢察院可以申請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殺人判刑后還用賠錢嗎
殺人被判刑后,還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法律明確指出,因犯罪行為導致被害人經濟損失的,犯罪分子除接受刑事處罰外,還需賠償經濟損失。若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若不足以全部支付賠償或被判處沒收財產,則必須優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
殺人后家人需要承擔賠償嗎
法律分析:在刑事責任方面,家屬不會因為殺人犯的行為而承擔責任。然而,在民事賠償方面,存在兩種可能的情況:
1. 如果殺人犯在犯罪時是未成年人,那么其監護人與殺人犯一同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2. 如果殺人犯是成年人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通常情況下,其家屬沒有法律義務賠償。但是,家屬可以選擇自愿代為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規定,喪葬費應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計算,總額為六個月。
第二十八條規定,被扶養人生活費的計算標準基于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的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或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對于未成年人,計算至十八周歲;對于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人,計算二十年。對于六十周歲以上的受害者,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如果有其他扶養人,賠償義務人只需賠償受害人應承擔的部分。如果有多個被扶養人,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或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將面臨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將面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關推薦:
主責賠償多少(交通事故中主責方賠償比例)
工亡賠償私了(工地工傷死亡賠償 私了要陪多少)
辭職沒賠償嗎(勞動法規定主動辭職需要賠償嗎)
電梯困人,物業是否有責任?(被困在電梯里可以要賠償嗎)
打架受傷賠償(雙方打架對方先動手受傷怎么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