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工傷傷殘等級的賠償標準是多少
不同工傷傷殘等級的賠償標準如下: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保留勞動關(guān)系,退出工作崗位,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三級傷殘為23個月,四級傷殘為21個月。同時,按月享受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85%,三級傷殘為80%,四級傷殘為75%。若傷殘津貼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xù)后,停發(fā)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待遇,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還應以傷殘津貼為基數(shù)繳納基本醫(yī)療保險費。五級和六級傷殘職工保留勞動關(guān)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若難以安排,由用人單位按月發(fā)放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60%,并由用人單位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職工可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guān)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規(guī)定。七級至十級傷殘職工的賠償標準為: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九級傷殘為9個月,十級傷殘為7個月。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合同時,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規(guī)定。
2020年工傷傷殘等級賠償標準
工傷賠償涉及多個等級,每級賠償標準各異。對于一級至四級傷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具體為:一級傷殘27個月本人工資,二級25個月,三級23個月,四級21個月。這些傷殘者還將按月領取傷殘津貼,比例分別為90%、85%、80%和75%。若津貼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差額將由工傷保險基金或用人單位補足。
五級和六級傷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分別為18個月和16個月本人工資。傷殘津貼則為70%和60%。難以安排工作的傷殘者,津貼差額由工傷保險基金或用人單位補足。
七至十級傷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分別為13個月、11個月、9個月和7個月本人工資。對于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的情況,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具體標準由地方政府規(guī)定。
工亡待遇包括喪葬補助金6個月統(tǒng)籌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一次性工亡補助金20倍上一年度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配偶40%本人工資,其他親屬30%。
若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nèi)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同樣享受相應待遇。一級至四級傷殘者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直系親屬也可享受相同待遇。
對于因工外出或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工傷職工,從事故發(fā)生當月起3個月內(nèi)繼續(xù)發(fā)放工資,從第4個月起停止發(fā)放,由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遇有生活困難可預支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若職工被宣告死亡,則按因工死亡處理。
相關(guān)推薦:
取保候?qū)彶粋饔嵖梢詥?取保候?qū)徠陂g可否不接受傳訊)
賠償違約責任(違約方應承擔何種違約責任)
能取保出來還會批捕嗎(公安取保是不是不報捕了)
取保候?qū)徱话隳芡ㄟ^嗎(家屬申請取保候?qū)復ㄟ^幾率有多大)
取保候?qū)徔梢陨洗髮W嗎(取保候?qū)徔梢陨洗髮W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