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1—10級傷殘鑒定標準
燙傷1—10級傷殘鑒定標準是按遺留的瘢痕評定傷殘等級。1—10級傷殘鑒定標準如下:1、一級傷殘:皮膚損傷導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積大于等于全身體表面積的90%或軀干及四肢iii度燒傷,面積大于等于全身皮膚面積的60%。2、二級傷殘:膚損傷導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積大于等于全身體表面積的80%。3、三級傷殘:皮膚損傷導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積大于等于全身體表面積的70%。4、四級傷殘: 皮膚損傷導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積大于等于全身體表面積的60%。5、五級傷殘:皮膚損傷導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積大于等于全身體表面積的50%。6、六級傷殘:皮膚損傷導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積大于等于全身體表面積的40%。7、七級傷殘:皮膚損傷導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積大于等于全身體表面積的30%。8、八級傷殘:皮膚損傷導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積大于等于全身體表面積的20%。9、九級傷殘:皮膚損傷導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積大于等于全身體表面積的5%。10、十級傷殘:面部瘢痕面積達到2cm_,或者全身瘢痕面積達到1%的。 拓展資料:燒燙傷面積的計算標準:
1、成年人,燒傷面積估算依照”九法則“來估算的:
頭部占身體表面積的9%,軀干正面占身體表面積的18%,軀干背面占身體表面積的18%,一條腿占身體表面積的18%,一條手臂占身體表面積的9%,生殖器及會陰部占1%。
2、幼童及兒童,燒傷面積估算依照”5法則“來估算的:
頭部占身體表面積的15%,軀干正面占身體表面積的20%,軀干背面占身體表面積的15%,一條腿占身體表面積的15%,一條手臂占身體表面積的10%。
3、嬰兒,燒傷面積的估算依照”五法則“:頭部占身體表面積的20%,軀干正面占身體表面積的20%,軀干背面占身體表面積的20%,一條腿占身體表面積的10%,一條手臂占身體表面積的10%。
4、小型燒傷,燒傷面積采取以下估算方法:以燒傷患者手掌面積占身體表面積的1%為基準,估算燒傷面積為多少基準單位。
人身意外保險有哪些賠償范圍?
你好!意外險包含意外傷殘、意外身故、意外醫療這三項內容。
如果你想了解有哪些值得買的意外險,可以點擊預約1對1保險規劃服務,深藍保_專心保險經紀會給你提供專業的建議。
保險所說的意外,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外界原因造成的;
突然發生的;
不是生病導致的;
不是自己故意的。
舉些例子,大家就能明白,比如意外溺水、觸電、車禍、爬山時腿骨折等,發生了這些意外,導致的結果有三個:傷殘、身故、就醫。不同情況下,意外險賠付的也不相同。
1、意外傷殘怎么賠?
意外傷殘是給付型的,如果出險,就會一次性給付約定的保險金。
傷殘分為十個等級,一級最重,十級最輕,并且按傷殘等級賠付比例10%-100%。
一級最重,賠付100%,十級最輕,賠付10%,從一到十,逐漸遞減。
2、意外身故怎么賠?
意外身故是給付型的,如果出險,就會一次性給付約定的保險金。
發生意外,最嚴重的的情況就是人沒了,如果不幸身故,是100%賠付保額的。
但是有兩點需要注意:
未成年人賠付有限額:0-9歲兒童,最高賠20萬;10-17歲青少年,最高賠50萬。
這些限額,是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以防有些圖謀不軌的人傷害孩子,以此來騙保。
猝死不屬于意外:很多人都認為猝死是屬于意外,其實不然,猝死的人大多心臟都有問題,看似意外死亡,其實早已是疾病纏身。
意外醫療,怎么賠?
意外醫療是報銷型的,和醫療險一樣,實報實銷,報銷的錢不會超過總的醫療費用。
像一些磕磕碰碰、被貓狗抓咬,意外險都是可以報銷的。
不過也要注意兩點:
報銷比例:有的產品能報80%的費用,有的能100%報銷。當然是報銷比例越高越好。
報銷范圍:有的產品不限社保內外,都能報銷;有的只能報銷社保內的費用。
所以在挑選意外險時,還要看著意外醫療的報銷比例和報銷范圍。
兒童意外險包括的范圍?
01
兒童意外險包括哪些范圍
在回答兒童意外險包括哪些范圍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什么是意外險。
意外險,全稱叫意外傷害保險,是以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傷害造成死亡、殘廢、醫療費用支出等為賠償條件的人身保險。
通常,保險公司的意外險產品對意外傷害定義是:因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和非疾病的客觀事件所導致的身體傷害。
那么應該如何理解這四個要素呢?奶爸簡單說一下:
1、外來意外傷害:
指傷害是由被保險人自身之外的因素導致的。
比如機械的碰撞、摔碰,或者咬傷、燙傷、燒傷、凍傷等傷害。
2、突發意外傷害:
指人體受到猛烈且突然的侵襲而造成的傷害。
比如交通事故、天空墜落物體的砸壓導致的傷害。
3、非本意意外傷害:
指非本人能預見的,非本人意愿的不可抗力事故所致的傷害。
4、非疾病意外傷害
指不是由被保人身體本身的因素或疾病引起的傷害。
只有傷害能滿足以上四要素的時候,才能算是意外傷害,才能夠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
比如說運動多年導致腰及關節損傷、因為長期吃藥引發的副作用導致癱瘓等都不能稱作是意外傷害事故。
看到這里,相信大家已經清楚什么是意外傷害了,那么正式談談兒童意外險包括哪些保障范圍吧。
兒童意外保險的保障范圍主要包括意外身故、意外傷殘、意外醫療三個方面。(有些意外險還可附加或者綁定其他保障)
1. 意外身故保障
被保險人遭受意外傷害事故,并因此導致身故的,保險公司按約定賠付身故保險金。
在這里,值得大家注意的是,為了防止道德風險,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國家監管規定:
0-9歲的兒童身故賠付不能超過20萬,10-17歲的未成年人身故賠付不能超過50萬。
也就是說兒童的意外身故保障是有限制的,家長需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選擇合適的保額。
有的人看到這里覺得,既然兒童身故保障最高不能超過50萬,那我沒必要買高保額的意外險了。
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因為意外險除了意外身故保障還有意外傷殘保障,而意外傷殘的保額是不受限制的。
因此家長買意外險時,還是需要選擇保額高的,盡可能降低意外傷害帶來的損失。
2. 意外傷殘保障
被保險人遭受意外傷害事故,并因此導致傷殘的,保險公司憑傷殘等級按比例賠付殘疾保險金。
其中意外險傷殘等級賠付標準一般為:1級傷殘賠付100%,2級傷殘賠付90%,以此類推,具體可以參見下面表格:
(點擊查看大圖)
3. 意外醫療保障
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事故導致的治療費用,保險公司按照約定報銷被保險人的醫療費用。
有些意外事故帶來的傷害遠達不到身故或傷殘的程度,但是醫療費用價格也不便宜;
這時,意外醫療保障的意義就能體現出來,可以報銷約定的醫療費用,減少家長的經濟壓力。
4. 其他保障
一般兒童意外險除了上面三個主要保障內容之外,還會附加一些其他保障責任:
比如監護人責任、疫苗接種意外責任、燒燙傷醫療責任等。
幼兒意外傷害事故
問題一:誰為幼兒園意外傷害事故買單 一、如果有意外保險,可以向保險公司理賠;
二、如果幼兒園存在過失或過錯,可以要求幼兒園承擔賠償責任;
三、如果是孩子自身原因造成的,又沒有交意外險,可能就只能由自己承擔了。
問題二:幼兒再幼兒園發生意外傷害時怎么辦 安全教育是幼兒園最重要的常規工作之一。對幼兒園來說,不允許有重大傷害事故發生,比如:大骨折、大外傷(有后遺癥)、輕度燒傷等。一般的責任事故也不能出現。實際上幼兒園事故的發生率是很低的,但一旦發生了,對家長就是百分之百地無法交代。雖然媽媽自己帶孩子活動時也會發生意外,但幼兒園方面,即便是寶寶受了很微小的輕傷,對帶班老師的考核也是非常嚴格的,對老師的評選、晉級通常會起到“一票否決”的作用。
寶寶在幼兒園發生意外事故,是媽媽覺得傷心,幼兒園老師覺得棘手的事情。雖然誰都不愿遇到這個問題,但是一般的碰傷、摔傷等(對寶寶的身體造成的傷害不是很嚴重的事故),在幼兒園里還是時有發生。最好的老師可以保證教學幾十年從沒有被家長投訴,但不敢保證幾十年教學中她所教的孩子沒有被磕碰的。
分析寶寶在幼兒園發生事故的原因,不外以下幾種:
1、幼兒園里存在一些不安全隱患。硬件上的有:用具用品放置不當,玩具設施不符合安全規范,門衛管理疏漏,房屋建筑不適合幼兒活動等。軟件上的有:老師教學經驗少,組織活動的能力差,該提示的沒提示。個別老師安全意識淡薄等。幼兒園和老師應及時排除這些隱患,家長們發現了也要及時反映。
2、寶寶身體發育尚未成熟,大腦對身體動作變化不能做出相應的靈活反應。還有,寶寶生活經驗缺乏,對自己行為將會產生的后果沒有預見性。比如:小朋友在奔跑時看見別的小朋友迎面而來,不會安全躲閃、回避;不知道在滑梯上推小朋友會出現什么樣的后果;兩個小伙伴做游戲,不能保持適當的距離,或者撲空了,或者一個一彎身子就把另一個頂摔跤等等,大一點的孩子冒險精神萌芽,也是事故的隱患之一,這些都需要老師和家長嚴密注視,并進行有目的地引導。
3、媽媽的錯誤觀念為寶寶安全留下隱患。有的媽媽熱衷于給孩子扮酷,給孩子穿上厚底鞋、緊身褲等,使孩子活動不便,活動時易失去平衡。也有的媽媽為了省錢,給孩子穿大了好幾號的鞋子,也使孩子容易摔倒。
孩子在幼兒園中發生意外事故的概率是很低的。家長不應該對偶然發生的小碰傷過于掛心。實際上,就是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故中,也只有少數是由于教師責任心不強或是事先沒有考慮周全造成的,大多數還是防不勝防的意外。
一旦寶寶在幼兒園發生了事故,絕大多數老師會覺得很內疚,都會主動向家長道歉。此時,家長應該先分清事故原因:如果是老師懲罰孩子或責任心不強造成的,應該找園長或上級領導來解決問題。對正常情況下出現的意外事故,就不要過于嚴厲地責備老師,避免老師內疚的心情變成抵觸情緒。
問題三:幼兒容易發生的意外傷害有哪些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兒童意外傷害的首要原因。隨著家庭擁有自行車、摩托車、汽車的數量不斷增加,在郊區和農村,大量的卡車等重型汽車和無照上路的農用車、摩托車,對在路旁行走及騎自行車上下學的孩子構成嚴重的安全隱患。
家長要做的:不要讓12歲以下的兒童單獨騎自行車上街。12歲以上的少年騎自行車必須遵守交通規則,騎行在慢車道;橫穿公路時,一定注意來往的車輛;拐彎時要伸手示意,不要搶行;不要在公路上追逐打鬧;步行要走人行道,過十字路口要走人行橫道。
窒息
兒童窒息多由于異物進入氣管、氣管受壓迫以及口鼻被蒙所致。如外源性的異物花生米、瓜子、筆帽等,由于小兒喉頭保護性反射不全,加上哭鬧、玩玩具時不注意,特別容易將異物吸入氣管。
家長要做的:出現這種情況要馬上送醫院,因為異物堵塞氣管會引起窒息,甚至死亡。平時要避免兒童奔跑、講話時進食食物,告訴孩子異物進入氣管如果不即時取出就會有生命危險,吃東西時不要玩、鬧、笑;平時不要把花生豆等各種堅果、紐扣、果核等小粒物品放在嘴里玩;不要把小東西塞到鼻子里。此外意外窒息也是造成嬰幼兒傷害的因素。嬰幼兒俯臥睡姿比仰臥、側臥更易發生猝死。
跌傷
在所有的兒童意外傷害中,跌傷是發生率最高的非致死性傷害。男童的發生率是女童的3倍。
家長要做的:家中有小孩應封閉陽臺;患有癲癇、高血壓、低血壓、低血糖等特殊疾病,易導致暈厥的成年人,抱孩子時一定要注意,不要站在有危險的地方;損壞的門窗要及時修理,防止兒童攀爬跌倒。
動物咬傷
兒童被動物咬傷的也較多見,但隨兒童年齡的增加而減少。這是因為年齡小的兒童喜歡和寵物狗、貓等各種小動物親密接觸,但又不懂如何與之安全相處。當孩子不斷長大時,他們與動物玩耍的時間減少,也逐漸知道其危險性。
家長要做的:養狗家庭應按時進行狂犬病毒預防。被狗咬后必須立即送往醫院診治,不要延誤。
傷燙傷
燒燙傷在兒童早期發生率最高,也是導致終身殘疾的主要因素。燒燙傷所形成的傷害,不僅造成兒童的大疤痕、毀容、失明,而且還會給他們的未來工作生活帶來心理障礙和負擔。
家長要做的:給孩子洗澡時應先放冷水再放熱水;不要讓孩子靠近熱水瓶、灶臺、電熨斗等熱源;養成用密封、隔熱杯子喝熱水的習慣,以免因杯子歪倒燙傷小孩。
問題四:幼兒園孩子發生意外注意哪些問題 1.學前兒童自身特點
學前兒童的骨骼、肌肉、關節尚未發育成熟,若參加超負荷運動,易發生運動傷害;若持續長時間運動,會因身心疲憊、精神恍惚而發生意外傷害。
學前兒童心理發展尚未成熟,好動,好奇,理解力和判斷力差,缺乏生活經驗,危險意識薄弱,自我保護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容易遭受意外傷害。如幼兒喜歡攀爬,而陽臺、門窗、樓梯往往因缺少保護裝置而導致幼兒從高空跌落;玩水、游泳給學前兒童帶來樂趣,也潛藏著風險。又如,幼兒常常以觸摸或嘴嘗的方式認識世界,因此氣管異物、鼻腔異物、眼內異物、夾傷、觸電和燙傷也成為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主要類型。
氣質類型、情緒和性別也是導致學前幼兒發生意外傷害的因素。研究發現,意外傷害比較容易發生在粗心、好動的幼兒身上;幼兒在情緒不順時會做出一些魯莽、自我傷害的動作, 從而發生意外;另外,男孩比女孩更容易發生意外事故,因為男孩更好動,其游戲類型以身體接觸為主。
2. 保育者人數不足或安全意識缺乏
在保育者人數不足、師生距離比較遠的情況下,意外事故發生頻率會提高。保育者缺乏安全意識,或缺乏對危險事物的警覺性和應變能力等,都是一種安全隱患。研究表明,10∶00~14∶30是托幼機構意外傷害發生的高峰期,原因是教師在組織幼兒活動后思想由緊張狀態進入放松狀態,對幼兒的安全監護有所松懈,而這時幼兒正從興奮期轉入疲勞期,體力和自控能力明顯下降。
3.客觀環境中的潛在危險
客觀環境中的一些因素常會導致在園幼兒意外事故的發生。如室內用房過分擁擠,活動場地狹小,地面不平整,家具、玩具的邊角銳利,玩具顆粒過于細小,游戲設備器具陳舊、老化,操作工具不適合學前兒童,等等。
4.規章制度不健全
一方面,目前托幼機構大多制定了門衛制度、飲食衛生制度等安全規章制度,但尚不完善。事實上,托幼機構的安全規章制度不僅應包括意外傷害發生前的預防制度,還應包括意外傷害發生后的處理制度(急救措施及處理備案,如安排專門人員、建立緊急聯絡的電話號碼簿、安排運送路線、配備急救物品等)。另一方面,安全規章制度的執行缺乏力度。如,幼兒園普遍都有嚴格的門衛制度,但是在執行時往往比較隨意,這是導致近年來幾次重大惡性在園意外傷害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類似問題也存在于接送制度,現在很多幼兒園要求家長憑卡接送孩子,但事實上接送卡并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很多教師和家長都認為只要相互認識就沒必要用卡。
二、托幼機構意外事故的預防
(一)托幼機構內部
1. 消除客觀環境中的不安全因素
首先,園舍的設計是否合乎安全標準。如每個班級是否有獨立的盥洗室,樓梯所能容納的最多人數是多少,樓梯的數量和寬度是否合適。運動場地的大小、平坦性是否適宜,大型戶外活動器材周圍是否設有軟地或保護軟墊,等等。
其次,是否重視活動室內的安全問題。如,活動區域內的人數是否過多;物品的擺放是否合理,兒童是否需要到其他活動區域拿取剪刀等危險物品;地板和地磚表面是否過硬或過滑,等等。
托幼機構還應準備滅火器、沙包、水桶等消防設備,并通過演習使幼兒具備在保教人員的帶領下機警鎮靜地應付意外事件的能力。
此外,托幼機構應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可請專職人員負責檢查項目,包括防火設備、道路安全、車子的保養與維修、特殊活動場所(圖書室、音樂教室、升旗臺、操場上所有游戲器材、游泳池、倉庫、廚房、廁所等),做到“隨時發現,隨時修復”。
2.制定、執行安全計劃和規則
制定和執行相應的安全計劃,既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保證活動的安全性。
保育者在制定計劃時,應思考活動方......>>
問題五:兒童遇到意外傷害主要有哪些 兒童生性好動,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比較差,再加上家長安全意識也不夠強,所以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游戲活動中發生意外的概率顯然較成人高,意外傷害被視為幼兒的一大殺手。據調查顯示,目前意外傷害已經成為我國14歲以下兒童的第一死因,具有發生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如溺水、中毒、動物咬傷、建筑物倒塌、交通事故、治安事故、玩耍打鬧致傷等,都是當前意外傷害和死亡的重要因素。
為兒童投保意外險,可以防范和規避兒童日常意外風險,當風險一旦發生時,為少兒提供的是實實在在的保障。而從家庭理財的角度來說,兒童投保了意外險,發生意外,也能從一定程度上降低家庭經濟的負擔,是家庭降低風險必不可少的措施。
問題六:幼兒在幼兒園意外傷害骨折怎樣賠償 (1)幼兒園對幼兒應承擔什么責任?
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7條明確規定,學校對未成年學生不承擔監護職責。但在執行過程申一些家長認為,幼兒入園生活學習。幼兒園就應當承擔監護責任。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孩子發生傷害事故,就應當由幼兒園承擔賠償責任。幼兒園也因為沒有深入領會有關法律法規的精神,因而面對家長的大額索賠茫然不知所措。
(2)如何認定事故的性質?
部分家長包括代理律師認為。只要幼兒在園出了傷害事故,就是責任事故,常常把發生在幼兒園的幼兒意外傷害事故說成是責任事故,以追究幼兒園的過錯責任,進行高額索賠。而幼兒園則由于內疚心理,不敢直言 我們沒有過錯。
2.一個誤區
在相當一部分幼兒園中,發生幼兒傷害事故后,寧愿接受家長高額索賠,也不愿意作為被告而對簿公堂。認為打官司一是影響幼兒園的聲譽和生源,二是怕麻煩。一所幼兒園一名幼兒在意外事故中額頭受傷在醫院縫了一針,園長隨即在律師的建議下第一次登門就向家長賠償3000元。她們大概沒有認識到這種息事寧人的做法會給幼兒園今后的工作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第一,使家長在對待幼兒園保教工作的認識上造成誤區:只要孩子出事故就是老師沒盡到責任,盡了責任就不應該出任何事故;第二,給保教人員造成極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負擔,她們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寧愿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出事故而不愿讓幼兒園的孩子出事故。甚至有些教師因此而不敢組織幼兒自由活動;第三,這種 私了的方式會給幼兒園留下無窮的后患。
相關推薦:
骨折如何賠償(工地摔傷骨折如何理賠)
假煙可以賠償(買到一包假煙怎么賠償)
惡意控告賠償(被公司惡意控告員工違法嗎)
傷殘賠償手指(手指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工亡賠償事例(落水遇難打什么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