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訴訟的立案標準法律如何規定
虛假訴訟的立案標準主要看是否存在捏造事實妨礙司法秩序或嚴重侵犯他人權益的情況。
具體如下:
(1)以捏造事實導致法院采取財產或行為保全措施的;
(2)干擾法院正常審判活動的;
(3)使法院基于捏造事實做出裁判文書、制作財產分配方案,或執行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的;
(4)多次捏造事實提起訴訟的;
(5)曾因捏造事實提起訴訟而受到民事訴訟強制措施或刑事追究的;
(6)其他妨礙司法秩序或嚴重侵犯他人權益的情況。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百零七條之一,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第一款行為,非法占有他人財產或者逃避合法債務,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與他人共同實施前三款行為的,從重處罰;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惡意訴訟罪立案標準
虛假訴訟罪的立案標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虛假訴訟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當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并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時,應認定為刑法第三百零七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即達到本罪的立案標準:
1. 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實采取財產保全或者行為保全措施的;
2. 致使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干擾正常司法活動的;
3. 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實作出裁判文書、制作財產分配方案,或者立案執行基于捏造的事實作出的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的;
4. 多次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的;
5. 曾因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被采取民事訴訟強制措施或者受過刑事追究的;
6. 其他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情形。
這些規定旨在打擊虛假訴訟行為,維護司法公正和秩序,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相關推薦:
取保候審可以上大學嗎(取保候審可以上大學嗎)
網絡上誹謗他人的后果(在網上誹謗他人會被處罰嗎)
出了車禍賠償(出車禍怎么談賠償)
侵害名譽權時效是多久(名譽權的起訴時效是多久)
逮捕后取保會判實刑嗎(檢察院取保后期怎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