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工傷離職后如何賠償
在大多數情況下,受工傷員工離職時,雇主并不需要額外支付補償金。
因工受傷員工可獲得工傷保險基金提供的相關補償,例如生活護理費用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等。
若雇主存在侵犯員工權益的不當行為,致使員工選擇辭職,則償付賠償責任將轉由雇主承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工傷認定后如何實施補償?
工傷權益關懷。
工傷賠償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⑴醫療費用;
⑵住院期間的餐補待遇;
⑶護理花費補償;
⑷一次性傷殘補貼,按勞動者當月工資乘以國家規定的月份數計算;
⑸一次性醫療補貼,按照重慶市職工平均月工資標準乘以國家規定的月份數計算;
⑹一次性傷殘就業補貼或傷殘津貼;
⑺停工留薪期工資,即治療期間的工資,按勞動者受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
⑻后續治療費用;
⑼殘疾輔助器具費用;
⑽交通費用等。
工傷一般怎么賠償?
【法律分析】: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標準為5級傷殘14個月,6級傷殘補償12個月。其他患有職業病需要長期治療的勞動者,在上述標準基礎上增加6個月,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標準為5級傷殘補助60個月,6級傷殘則補助48個月。標準為7級傷殘的,補助三年,8級傷殘則補助26個月,補助達到期限后用人單位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再支付相關待遇。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四條 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并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相關推薦:
韌帶斷裂賠償(韌帶斷裂賠償25萬)
超市盜竊賠償(超市被撬門盜竊如何賠償)
取保候審算不算刑期(取保侯審的時間可以算刑期嗎)
人保代位賠償(人保車險代位追償條件有哪些)
學生事故賠償(學生交通事故賠償明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