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騙金額達到多少可以立案
法律分析: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以上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判處相應刑罰,具體的幅度包括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對于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實施詐騙,詐騙公私財物價值3000元以上的可判刑,符合立案標準。
法律依據:《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被騙多少錢以上可以立案
法律分析:關于被騙金額達到何種程度可立案,現行規定如下:一般來說,若被騙金額達到2000元,公安機關即可接受案件并立案調查。在治安案件方面,不同地區根據自身經濟發展水平設定了不同的最低立案標準,一般為300元起;而對于刑事案件,最低立案標準普遍設定為2000元。這些標準由各地制定后報最高法院備案。然而,對于具體的刑事案件,除了金額之外,還需考慮其他因素。報案后,是否立案由公安機關根據具體案情決定。
在量刑方面,詐騙罪的具體處罰標準如下:
1. 數額較大者,可能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可能被判處罰金;
2. 數額巨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可能被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 數額特別巨大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可能被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并可能被判處罰金或沒收財產。
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達到三千元以上,或一萬至三萬元以上的,可被認定為數額較大或巨大,五十萬元以上的則被視為數額特別巨大。因此,詐騙罪的立案標準通常是詐騙公私財物價值達到三千元以上。
法律依據:
-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至10日拘留,并可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至15日拘留,并可處1000元以下罰款。
-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處或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沒收財產。如有其他法律規定,應依其規定執行。
被騙多少錢能立案安
法律分析:
1. 通常情況下,被騙金額達到3000元及以上時,案件才會被警方立案。如果詐騙金額在3000元以下,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理;而一旦金額超過3000元,則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警方需立案偵查。無論詐騙金額多少,受害者均可報警。*機關在審查報案后,如認定存在犯罪事實且需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其管轄范圍,經縣級以上*機關負責人批準,將正式立案。反之,則不立案。
法律依據:
2. 若犯罪事實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存在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況,經縣級以上*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不立案。對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如決定不立案,*機關需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并在三日內送達控告人。
1. 根據《最高人民*、最高人民*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詐騙公私財物價值在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以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分別被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和“數額特別巨大”。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6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相關推薦:
立案后通知書(法院立案后 原告會接到書面通知嗎)
偷到多少立案(偷盜多少錢可以立案)
車禍十級賠償(車禍致10級傷殘一共可以賠多少錢)
撞死人賠償金(撞死人賠償標準)
擦傷留疤賠償(輕微傷害賠償標準一般是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