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輕微傷可以拘留嗎
一般打架致人輕微傷要被拘留,拘留的時間大多在5~10天不等,但情節嚴重的,比如毆打孕婦或者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拘留的時間最少是10天,打架致人輕微傷不構成刑事犯罪,治安拘留的時間最長不超過15天。
一、打架致人輕微傷要拘留嗎?
打架致人輕微傷要拘留,拘留的時間一般是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情節嚴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二、打架致人輕微傷治安拘留決定書應載明哪些基本內容?
(一)被處罰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件的名稱和號碼、住址;
(二)違法事實和證據;
(三)處罰的種類和依據;
(四)處罰的執行方式和期限;
(五)對處罰決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六)作出處罰決定的公安機關的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
決定書應當由作出處罰決定的公安機關加蓋印章。
三、打架致人輕微傷治安拘留的流程是怎樣的?
1、調查。
公安機關對報案、控告、舉報或者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主動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門、司法機關移送的違反治安管理案件,應當及時受理,并進行登記;
2、決定。
治安案件調查結束后,公安機關應當根據不同情況,作出處理;
3、執行。
對被決定給予行政拘解處罰的人,由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送達拘解所執行。
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打架致人輕微傷要拘留,不過,處理打架案件時,公安機關會調查清楚打架的原因,如果被打的一方也有過錯,公安機關也可以依法對動手打架的違法行為人單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特別輕微的,只要雙方同意,公安機關是可以調解處理的。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斗毆雙方不和解警方怎么處理
斗毆雙方不和解警方處理如下:
1、對于打架治安案件,不構成犯罪的,派出所要以調解處理,調解不成或一方拒絕調解的,雙方都可能被依法罰款、拘留;
2、雖然沒有傷,但只要有打人行為就屬于違法的,一般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無傷的情形下一般都是調解處理;
3、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關于打架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遇到雙方因為爭執或者其他原因進行打架斗毆的情況時,究竟會不會拘留打架斗毆的打人者,應當根據具體情況而下定論,也是根據是否造成人員的人身損害來進行判斷;
4、打人一方未對受害人造成人身損害,一般是不會拘留拘留打人者;如果對受害人造成人身損害了,就會拘留,拘留時長視情節嚴重程度。聚眾斗毆拘留一般十四到三十七天。
聚眾斗毆罪的認定標準:
1、聚眾斗毆罪與群眾中因民事糾紛而互相斗毆或者結伙械斗的界限,主要表現在后者不具有流氓犯罪的動機、目的,不是流氓活動,在群眾中的互相斗毆或械斗中犯故意傷害罪(包括輕傷、重傷)、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等罪的,構成何罪就認定何罪;
2、聚眾斗毆罪與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界限,犯罪的動機、目的不同。聚眾斗毆罪是基于流氓動機,在實施各種流氓活動時破壞公共秩序,后罪則是基于某種個人動機、目的,用聚眾鬧事方式,要挾國家機關或有關部門,以滿足個人的要求為目的。犯罪形式不同。聚眾斗毆罪可以聚眾進行,也可以單獨實施,后兩種罪只能聚眾實施;
3、聚眾斗毆罪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界限,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這說明在聚眾斗毆活動中,一旦造成他人重傷、死亡的,一律按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這是對犯罪的一種轉化型規定。
綜上所述,打架斗毆如果不進行調解的話就要上法院去起訴了。報警的話警察會對案件進行調查。如果受害者已經受了輕傷的,對方就可能會被判處故意傷害罪。如果只是輕微傷的,不調解的話就是需要行政拘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條
對于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后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并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相關推薦:
行政處罰新種類有哪些(行政處罰法新增的行政處罰種類)
判刑以后能取保候審嗎(判決書下來還能取保候審嗎)
行政拘留執行有期限嗎(行政拘留有期限嗎)
對于微博怎么定造謠罪(在微博造謠法律規定是什么)
取保候審會自動取消嗎(撤案后取保候審自動解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