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的財務特征有哪些
初創期的財務特征
企業生命周期初始階段的經營風險是最高的,這是因為產品投放市場不久,產品結構單一、生產規模有限、產品成本較高、盈利性很差,同時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新產品的開發和市場拓展,且產品市場的擴大是否給予該產品充分發展的足夠空間和補償投入的成本是不確定的,核心競爭力尚未形成。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對企業現金流量產生的影響來看,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屬于流出大于流入的狀態,資金短缺,現金凈流量為負,難以形成內部資金的積累,籌資活動是唯一的現金來源。這是初創期企業的財務特征。
成熟期財務特征
當中小企業成功跨越初創階段,就會進入相對穩定的成熟階段。在企業趨向成熟的過程中,企業增長的速度與前景比以及經營風險會有所回落;企業具備了相對高的穩定的產品市場份額,賬款不斷收回,具有較高的資金周轉效率;同時,由于新增項目少,現金流出少,企業凈現金流量多為正數,企業的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一般情況下都表現為凈收益。融資規模要比初創期有所下降,且此階段以留存收益和負債融資政策為主,大量債務到了還本付息期,伴隨著負債融資的增加,財務風險上升到與經營風險相當的程度。分紅比例也在提高,每股的高現金凈利比例使股利支付率和支付額都會提高,投資者此時的回報更多是通過股利分配而不是初創階段的資本利得來滿足。
衰退期財務特征
對衰退型企業而言,經營業務的減少和產品消亡是不可避免的,再投資獲利的機會已經很小,經營的目的只是為了繼續謀求生存的轉機。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對企業現金流量產生的影響來看,由于企業產品銷售水平下降,現金周轉速度慢,經營活動產生明顯的負現金流量。同時,由于企業在衰退期較多地采取高股利分配政策,負債融資在走向衰退的過程中會不斷增加,籌資活動產生正現金流量,財務杠桿水平與財務風險隨之增加。
中小企業的特點?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中小企業又稱中小型企業或中小企,它是與所處行業的大企業相比人員規模、資產規模與經營規模都比較小的經濟單位。此類企業通??捎蓡蝹€人或少數人提供資金組成,其雇用人數與營業額皆不大,因此在經營上多半是由業主直接管理,受外界干涉較少。
中小企業的特點
(一)對市場變化的適應性強;機制靈活,能發揮“小而專”,“小而活”的優勢
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小,人、財、物等資源相對有限,既無力經營多種產品以分散風險,也無法在某一產品的大規模生產上與大企業競爭,因而,往往將有限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業所忽略的細小市場,專注于某一細小產品的經營上來不斷改進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以求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進而獲得更大的發展。從世界各國的類似成功經驗來看,通過選擇能使企業發揮自身優勢的細分市場來進行專業化經營,走以專補缺、以小補大,專精致勝的成長之路,這是眾多中小企業在激烈競爭中獲得生存與發展的最有效途徑之一。此外,隨著社會生產的專業化、協作化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擺脫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組織形式。中小企業通過專業化生產同大型企業建立起密切的協作關系,不僅在客觀上有力地支持和促進了大企業發展,同時也為自身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礎。
(二)經營范圍的廣泛性,行業齊全,點多面廣;成本較高,提高經濟效益的任務艱巨
一般來講,大批量、單一化的產品生產才能充分發揮巨額投資的裝備技術優勢,但大批量的單一品種只能滿足社會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當出現某些小批量的個性化需求時,大企業往往難以滿足。因此,面對當今時代人們越來越突出個性的消費需求,消費品生產已從大批量、單一化轉向小批量、多樣化。雖然中小企業作為個體普遍存在經營品種單一、生產能力較低的缺點,但從整體上看,由于量大、點多、且行業和地域分布面廣,它們又具有貼近市場、靠近顧客和機制靈活、反應快捷的經營優勢,因此,利于適應多姿多態、千變萬化的消費需求;在零售商業領域,居民日常零星的、多種多樣的消費需求都可以通過千家萬戶中小企業靈活的服務方式得到滿足。
(三)中小企業是成長最快的科技創新力量
現代科技在工業技術裝備和產品發展方向上有著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是向著大型化、集中化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又向著小型化、分散化方向發展。產品的小型化、分散化生產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新技術革命條件下,許多中小企業的創始人往往是大企業和研究所的科技人員、或者大學教授,他們經常集治理者、所有者和發明者于一身,對新的技術發明創造可以立即付諸實踐。正因為如此,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技術型的中小企業像雨后春筍般出現,它們在微型電腦、信息系統、半導體部件、電子印刷和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有許多中小企業僅在短短幾年或十幾年里,迅速成長為聞名于世的大公司如惠普、微軟、雅虎、索尼和施樂等。
(四)抵御經營風險的能力差;資金薄弱,籌資能力差
流動資金占GDP比例較高
在中國經濟中,與世界情況相比,中國是商業銀行提供流動資金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流動資金也是有風險的,比如產品是否能夠銷售出去。但是在中國形成這么一個概念,就是流動資金可以完全依靠銀行,中國流動資金占GDP70%以上,有些國家只有中國的一半左右,還有的只有中國的1/3。
流動資金貸款這么大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原材料庫存,中間材料庫存很大;企業自有資金如公積金、保留利潤等被大量用于擴大再生產、基本建設等投資,造成流動資金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銀行。但是據不完全統計,中小企業貸款申請遭拒率達
中小企業的基礎情況和主要特點
----中小企業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構造市場經濟主體,促進社會穩定的基礎力量。特別是當前,在確保國民經濟適度增長、緩解就業壓力、實現科教興國、優化經濟結構等方面,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此,正確指導國有小企業改革,大力扶持各類中小企業發展,已成為當前一項刻不容緩的戰略任務。
----(一)中小企業的基本情況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五大以來,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強。
----1.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國工商注冊登記的中小企業占全部注冊企業總數的99%。中小企業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實現利稅分別占總量的60%、57%和40%;流通領域中小企業占全國零售網點的90%以上。中小企業大約提供了75%的城鎮就業機會。近年來的出口總額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業提供的。
----2.中小企業已成為拉動經濟的新增長點,在90年代以來的經濟快速增長中,工業新增產值的76.7%來自中小企業。1998年全國工業企業中,小型企業銷售額增長率和工商稅收增長率分別為10.27%和11.64%,均高于大中型企業。同年,私營中小企業戶數同比上升25.10%,注冊資本同比增長40.04%;總產值同比增長49.22%;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1.29%;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64.95%。
----3.中小企業是緩解就業壓力保持社會穩定的基礎力量。中小企業創業及管理成本低,市場的應變能力強,就業彈性高,具有大企業無可比擬的優勢。1978~1996年,從農村轉移出的2.3億勞動力絕大多數在中小企業特別是鄉鎮中就業。全國工業就業職工1.5億中,有1.1億人分布在中小企業,約占總數的73%。特別是在近年來經濟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組力度加大,國有、集體企業下崗職工增加,新增就業人口居高不下,農村富余勞動力繼續向城市轉移,以及政府機關精減人員就業壓力很大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業吸納就業再就業的“蓄水池”作用更加明顯。據統計,1998年國有企業下崗職工610萬人,有418萬在非國有企業中再就業,占國企下崗職工總數的68.5%。由于中小企業是社會就業的主要場所,是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穩定了中小企業就是穩定了社會就業,穩定了地方財政基礎,從而全社會的穩定就有了物質保障。
----4.科技型中小企業蓬勃發展,是經濟增長與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近年來,科技型中小企業悄然興起并迅速發展,成為技術進步中最活躍的創新主體。截至1998年底,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已逾7萬戶,占全國中小企業總數的15.22%;全年技工貿總收入超過6000億元,占同口徑銷售收入總數的16.57%,1998年與1992年相比,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工貿總收入、利潤總額、上繳稅金、出口創匯等分別增長了20倍、15倍、23倍和50倍。
----5.中小企業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微觀基礎,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動力量。中小企業大多數從事第三產業,貼近市場,貼近用戶,活躍在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和市場體制的微觀基礎。
----相對大企業而言,中小企業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會震蕩小、新機制引入快。因此,在改革進程中,中小企業往往是試驗區,是突破口,是馬前卒。中小企業的各項改革成果,為大企業的改革實踐提供了有益經驗,也為創造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大好局面作出了貢獻。
----(二)中小企業的主要特點和當前的工作重點
----1、投資主體和所有制結構多元,非國有企業為主體,決定了當前中小企業工作要以發展為重點。中小企業特別是非國有企業在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還積極投身國有企業的改革和調整,使改革前單一所有制結構狀況有了根本性改變。以工業企業為例,在獨立核算的中小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的戶數、資產總額和工業總產值僅占總數的14.85%、38.5%和22.8%,即85%的中小企業均是非國有企業。另據調查,目前國有小企業改制面已近80%,余下 20%大都是救不活、賣不掉、破不了的極度困難企業。應當說,中小企業的改革與發展同樣重要。但改革對象主要是國有小企業;而發展則要涵蓋城鄉各類所有制中小企業。因此,無論從中小企業的主體構成 還是改革進程而言,當前,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應是中小企業工作的重點。
----2.勞動密集度高,兩極分化突出,決定了當前中小企業發展重在“二次創業”。中小企業生存并發展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就業容量和就業投資彈性均明顯高于大企業。據統計,目前中國大、中、型企業的資金有機構成之比分別為1.83
中小企業的特點
請說全面點,中國外國的最好都說下rn我論文要用,謝謝(一)對市場變化的適應性強;機制靈活,能發揮“小而?!保靶《睢钡膬瀯?/p>
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小,人、財、物等資源相對有限,既無力經營多種產品以分散風險,也無法在某一產品的大規模生產上與大企業競爭,
因而,往往將有限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業所忽略的細小市場,專注于某一細小產品的經營上來不斷改進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以求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進而獲得更大的發展。
從世界各國的類似成功經驗來看,通過選擇能使企業發揮自身優勢的細分市場來進行專業化經營,走以專補缺、以小補大,專精致勝的成長之路,這是眾多中小企業在激烈競爭中獲得生存與發展的最有效途徑之一。
此外,隨著社會生產的專業化、協作化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擺脫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組織形式。中小企業通過專業化生產同大型企業建立起密切的協作關系,不僅在客觀上有力地支持和促進了大企業發展,同時也為自身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礎。
(二)經營范圍的廣泛性,行業齊全,點多面廣;成本較高,提高經濟效益的任務艱巨
一般來講,大批量、單一化的產品生產才能充分發揮巨額投資的裝備技術優勢,但大批量的單一品種只能滿足社會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當出現某些小批量的個性化需求時,大企業往往難以滿足。
因此,面對當今時代人們越來越突出個性的消費需求,消費品生產已從大批量、單一化轉向小批量、多樣化。
雖然中小企業作為個體普遍存在經營品種單一、生產能力較低的缺點,但從整體上看,由于量大、點多、且行業和地域分布面廣,它們又具有貼近市場、靠近顧客和機制靈活、反應快捷的經營優勢,因此,利于適應多姿多態、千變萬化的消費需求;
在零售商業領域,居民日常零星的、多種多樣的消費需求都可以通過千家萬戶中小企業靈活的服務方式得到滿足。
(三)中小企業是成長最快的科技創新力量
現代科技在工業技術裝備和產品發展方向上有著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是向著大型化、集中化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又向著小型化、分散化方向發展。產品的小型化、分散化生產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新技術革命條件下,許多中小企業的創始人往往是大企業和研究所的科技人員、或者大學教授,他們經常集治理者、所有者和發明者于一身,對新的技術發明創造可以立即付諸實踐。
正因為如此,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技術型的中小企業像雨后春筍般出現,它們在微型電腦、信息系統、半導體部件、電子印刷和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有許多中小企業僅在短短幾年或十幾年里,迅速成長為聞名于世的大公司如惠普、微軟、雅虎、索尼和施樂等。
(四)抵御經營風險的能力差;資金薄弱,籌資能力差
流動資金占GDP比例較高
在中國經濟中,與世界情況相比,中國是商業銀行提供流動資金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流動資金也是有風險的,比如產品是否能夠銷售出去。但是在中國形成這么一個概念,就是流動資金可以完全依靠銀行,中國流動資金占GDP70%以上,有些國家只有中國的一半左右,還有的只有中國的1/3。
流動資金貸款這么大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原材料庫存,中間材料庫存很大;企業自有資金如公積金、保留利潤等被大量用于擴大再生產、基本建設等投資,造成流動資金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銀行。但是據不完全統計,中小企業貸款申請遭拒率達56%。
擴展資料:
中小企業的作用:
1、拾遺補缺
中小型企業在滿足顧客對某些產品的少量需求或特殊需求方面,能夠發揮獨特的作用。
2、就業蓄水池
中小型企業對于勞動技能和素質的要求不像大型企業那樣嚴格,因此能吸收大量勞動力。
3、對技術革新的推動作用
競爭的壓力促使中小型企業開發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占領各種市場縫隙,從而使不少中小型企業成為新技術開發的重要來源。
戰略思想
1、集中化經營思想;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到重點經營領域,提高市場占有率。
2、快速應變的經營思想;船小好調頭是中小型企業應確立的又一個重要的觀念。
3、補缺經營的思想;
4、特色化經營的思想;開發出與大型企業有差別又有自己特點的產品,滿足顧客需求。
5、靈活經營的思想;充分利用對市場變化適應性強的特點。
6、聯合經營的思想,實施聯合經營是中小型企業應該確立的一個重要的思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的基礎情況和主要特點
----中小企業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構造市場經濟主體,促進社會穩定的基礎力量。特別是當前,在確保國民經濟適度增長、緩解就業壓力、實現科教興國、優化經濟結構等方面,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此,正確指導國有小企業改革,大力扶持各類中小企業發展,已成為當前一項刻不容緩的戰略任務。
----(一)中小企業的基本情況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五大以來,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強。
----1.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國工商注冊登記的中小企業占全部注冊企業總數的99%。中小企業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實現利稅分別占總量的60%、57%和40%;流通領域中小企業占全國零售網點的90%以上。中小企業大約提供了75%的城鎮就業機會。近年來的出口總額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業提供的。
----2.中小企業已成為拉動經濟的新增長點,在90年代以來的經濟快速增長中,工業新增產值的76.7%來自中小企業。1998年全國工業企業中,小型企業銷售額增長率和工商稅收增長率分別為10.27%和11.64%,均高于大中型企業。同年,私營中小企業戶數同比上升25.10%,注冊資本同比增長40.04%;總產值同比增長49.22%;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1.29%;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64.95%。
----3.中小企業是緩解就業壓力保持社會穩定的基礎力量。中小企業創業及管理成本低,市場的應變能力強,就業彈性高,具有大企業無可比擬的優勢。1978~1996年,從農村轉移出的2.3億勞動力絕大多數在中小企業特別是鄉鎮中就業。全國工業就業職工1.5億中,有1.1億人分布在中小企業,約占總數的73%。特別是在近年來經濟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組力度加大,國有、集體企業下崗職工增加,新增就業人口居高不下,農村富余勞動力繼續向城市轉移,以及政府機關精減人員就業壓力很大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業吸納就業再就業的“蓄水池”作用更加明顯。據統計,1998年國有企業下崗職工610萬人,有418萬在非國有企業中再就業,占國企下崗職工總數的68.5%。由于中小企業是社會就業的主要場所,是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穩定了中小企業就是穩定了社會就業,穩定了地方財政基礎,從而全社會的穩定就有了物質保障。
----4.科技型中小企業蓬勃發展,是經濟增長與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近年來,科技型中小企業悄然興起并迅速發展,成為技術進步中最活躍的創新主體。截至1998年底,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已逾7萬戶,占全國中小企業總數的15.22%;全年技工貿總收入超過6000億元,占同口徑銷售收入總數的16.57%,1998年與1992年相比,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工貿總收入、利潤總額、上繳稅金、出口創匯等分別增長了20倍、15倍、23倍和50倍。
----5.中小企業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微觀基礎,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動力量。中小企業大多數從事第三產業,貼近市場,貼近用戶,活躍在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和市場體制的微觀基礎。
----相對大企業而言,中小企業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會震蕩小、新機制引入快。因此,在改革進程中,中小企業往往是試驗區,是突破口,是馬前卒。中小企業的各項改革成果,為大企業的改革實踐提供了有益經驗,也為創造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大好局面作出了貢獻。
----(二)中小企業的主要特點和當前的工作重點
----1、投資主體和所有制結構多元,非國有企業為主體,決定了當前中小企業工作要以發展為重點。中小企業特別是非國有企業在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還積極投身國有企業的改革和調整,使改革前單一所有制結構狀況有了根本性改變。以工業企業為例,在獨立核算的中小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的戶數、資產總額和工業總產值僅占總數的14.85%、38.5%和22.8%,即85%的中小企業均是非國有企業。另據調查,目前國有小企業改制面已近80%,余下 20%大都是救不活、賣不掉、破不了的極度困難企業。應當說,中小企業的改革與發展同樣重要。但改革對象主要是國有小企業;而發展則要涵蓋城鄉各類所有制中小企業。因此,無論從中小企業的主體構成 還是改革進程而言,當前,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應是中小企業工作的重點。
----2.勞動密集度高,兩極分化突出,決定了當前中小企業發展重在“二次創業”。中小企業生存并發展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就業容量和就業投資彈性均明顯高于大企業。據統計,目前中國大、中、型企業的資金有機構成之比分別為1.83
你看看關于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視頻,然后作一些對比。
總體呢,我認為中小企業由于資金的缺陷,在技術更新和產品營銷上面是一大突出的與大公司不同的特點。
大公司和小公司不同的還有人員結構,以及組織結構。你可以看看一些資料。
是自己想的啊,怎么可以永別人的呢
百度搜索吧 一大把
請問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有哪些特點
長松咨詢財務專家分析,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中小企業也得到迅速發展。據統計,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已近1000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并提供了約75%的城鎮就業機會。長松咨詢財務專家分析,在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具有較強的應對環境變化的能力,具有經營機制靈活、資金占用少、投資省、見效快等特點??梢哉f,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具體而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有以下特點和問題:
(1)不設置財務機構或財務機構簡單。中小企業種類繁多、行業門類齊全、所有制多樣化,經營規模普遍不大,員工人數少。相應地,組織結構也較為簡單,有的企業不設置財務管理機構,有些企業財務管理機構很不規范,存在層次不清、分工不明確、兼職多等問題。
(2)中小企業財務信息需求以內部為主,不愿花費太大的財務管理成本。大多數中小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統一,企業財力有限,融資能力低,控制風險能力不足,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這便決定了企業比較關注內部生產經營情況,對企業的市場價格、生產成本、費用結構等信息較為關注,以防范企業的經營風險。許多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往往重視市場開發,認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簡單,出于降低成本的考慮,在財務機構設置和財務人員聘用上不愿花太大代價。
(3)中小財務人員素質偏低。中小企業由于發展前景不明朗,在社會上的認可程度較低,以及較差的工作機會保障,使得其難以聘用到優秀的會計人員,會計人員知識結構老化、專業知識低淺,一些中小企業的會計人員沒有接受過專門的會計職業教育。
推薦:建立合理的財務管理體系,首選長松咨詢《財務系統班》課程。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中小企業也得到迅速發展.據統計,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已近1000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并提供了約75%的城鎮就業機會.
在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具有較強的應對環境變化的能力,具有經營機制靈活、資金占用少、投資省、見效快等特點.可以說,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具體而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有以下特點和問題:
(1)不設置財務機構或財務機構簡單.中小企業種類繁多、行業門類齊全、所有制多樣化,經營規模普遍不大,員工人數少.相應地,組織結構也較為簡單,有的企業不設置財務管理機構,有些企業財務管理機構很不規范,存在層次不清、分工不明確、兼職多等問題.
(2)中小企業財務信息需求以內部為主,不愿花費太大的財務管理成本.大多數中小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統一,企業財力有限,融資能力低,控制風險能力不足,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這便決定了企業比較關注內部生產經營情況,對企業的市場價格、生產成本、費用結構等信息較為關注,以防范企業的經營風險.許多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往往重視市場開發,認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簡單,出于降低成本的考慮,在財務機構設置和財務人員聘用上不愿花太大代價.
(3)中小財務人員素質偏低.中小企業由于發展前景不明朗,在社會上的認可程度較低,以及較差的工作機會保障,使得其難以聘用到優秀的會計人員,會計人員知識結構老化、專業知識低淺,一些中小企業的會計人員沒有接受過專門的會計職業教育。
相關推薦:
立案等級制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立案登機制)
行政拘留多久做出決定(進拘留所一般多少天可以出來)
電商商品賠償(電商假貨賠償標準)
行政拘留多少天由誰定(行政拘留幾天是由誰裁定的)
立案前發協查(協查函必須是立案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