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的基本矛盾決定了不能設計做空機制
實際上,中國股市的本質是為非流通股東圈錢而存在的,而不是為了資源配置!這個本質是由中國股市的基本矛盾——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矛盾,或者說是流通股東與非流通股東的矛盾——所決定的。正是這個基本矛盾的存在,決定了中國股市不能設計做空機制。
具體來說,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矛盾,或者說是流通股東與非流通股東的矛盾,最突出的表現是:在IPO、配股或增發時,由于流通股東的出價遠遠高于非流通股東,其溢價部分作為資本公積被所有股東所共享,這樣,非流通股東就從流通股東處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中國股市實際上淪落為一個為非流通股東“圈錢”的市場。
舉個例子:假設一家股份上市公司,總股份1000股,其中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東占70%的股權即700股;社會流通股東占30%的股權即300股。非流通股東按股票的面值每股1元,共出資700元,社會流通股東卻要溢價出資,每股7元,共計出資2100元。這樣這家上市公司設立后共計擁有1000股總股本,2800元的總資產,非流通股東占70%的股份,所以占總資產2800元的70%計應該是1960元;社會流通股東,占有總資產2800元的30%共計840元——原來出錢700元的非流通股東一下子增值擁有了1960元,原來出錢2100元的流通股東只剩下840元。
要達到為非流通股東圈錢的目的,就必須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流通股東的出價要遠遠高于非流通股東,而流通股東的出價與二級市場股價水平息息相關,所以,二級市場的股價水平就需要遠遠高于非流通股東的出價,二級市場的價格越高,為非流通股東圈的錢越多。換句話說,如果流通股東的出價與非流通股東差不多,那么“圈錢”的游戲就沒法繼續了。
因為存在為非流通股東“圈錢”的潛規則,中國股市只能做多便是一種必然的選擇,如果存在做空的機制,就使流通股東有了從股價下跌中獲利的可能,就有可能使股票價格水平大幅下跌,從而使非流通股東無法獲得圈錢所帶來的利益!因為做空機制也許意味著圈錢游戲的結束——而那些排著長隊等著IPO、配股和增發的非流通股東是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的。
一、中國股票市場是有做空機制的。
做空機制如成為正常和穩定的交易制度,必須能夠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防止市場操縱或股價操縱。但是中國股市對這種市場操縱的制度制約很不健全。
二、做空對股市的影響:
做空機制對于股票市場來講,固然有著積極的意義和作用,但負面作用也很明顯。特別是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歷史短暫、法制尚不健全、規則尚有漏洞、信息極不對稱的新興市場而言,。
其負面影響如果不能引起足夠重視,并得到有效控制的話,其殺傷力足以摧毀整個市場并引發金融動蕩,破壞穩定的局面,阻礙中國股票市場的健康發展。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海外證券市場發展的歷史曾多次表明了做空機制的巨大負面效應。
對于廣大中小投資者來說,對做空機制一定要有一顆戒備和警惕之心;對于監管當局來講,我們強烈呼吁,在推出做空機制時,一定要慎之又慎,特別是要同時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并加強監管,切實保護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擴展資料:
做空機制的意義:
做空是股票期貨市場常見的一種操作方式,操作為預期股票期貨市場會有下跌趨勢,操作者將手中籌碼按市價賣出,等股票期貨下跌之后再買入,賺取中間差價。做空是做多的反向操作,理論上是先借貨賣出,再買進歸還。
一般正規的做空市場是有一個第三方券商提供借貨的平臺。通俗來說就是類似賒貨交易。這種模式在價格下跌的波段中能夠獲利,就是先在高位借貨進來賣出,等跌了之后再買進歸還。這樣買進的仍然是低位,賣出的仍然是高位,只不過操作程序反了。
做空的常見作用包括投機、融資和對沖。投機是指預期未來行情下跌,則賣高買低,獲取差價利潤。融資是在債券市場上做空,將來歸還,這可以作為一種借錢的方式。對沖是指當交易商手里的資產風險較高時,他可以通過做空風險資產,減少他的風險暴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做空機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做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股市做空
中國股票市場沒有直接的做空機制。
影響
1、市場流通性,有利于投資者主動規避風險和市場流通性的增加。
在不允許做空的市場條件下,當投資者預期股價將下跌時,他唯一的理性操作選擇就是拋出相應股票,空倉等待。
做空機制的存在,可以使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一樣,一方面,投資者可以運用做空機制對資金進行套期保值,從而化解投資風險,增加資金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投資者也可以“主動出擊”,從而獲取股價下跌可能帶來的收益。
在不存在做空機制的市場上,投資者要想獲利,就必須不斷地低買高賣推升股指,致使股票市場的風險不斷積聚。
整個市場經過非理性的上漲后必然會形成暴跌,會造成大多數投資者套牢,致使原有的投資力量不能動彈,交易量下滑,市場一片蕭條,只有靠外部新的資金力量的進入,才能使市場重新活躍,這說明在做空不能獲利的情況下,市場難以依靠自身原有力量,保持持續活躍和生命力。
2、股票平穩運行,有利于維持中國股票市場的平穩運行,降低市場風險。
在只能做多的單邊市場上,不可能形成做多與做空之間的良性循環關系,致使股票市場的風險不斷積聚。
具體來看,存在以下幾股傾向于單向推高股指的力量:首先,當股市處于牛市中時,往往伴隨著人氣的增加、股票交易價格的上升、交易量的不斷放大等特征,這有利于券商和其他中介機構增加收入,因此,他們傾向于誘導投資者積極做多;
其次,從上市公司的角度看,他們也傾向于引導投資者做多,因為其股票價格的上升,一方面可以提升其市場形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其在配股和增發新股時以更高的價格籌措到更多的資金;
再次,管理層在某種程度上也有鼓勵做多的傾向,因為股指的上升往往認為是國民經濟發展向好的體現,股市的財富效應對經濟發展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而且,股市的繁榮也有利于更多的國有企業上市融資。
擴展資料:
建立做空機制的目的是為了給市場提供一個風險對沖的工具。由于我國股市做空機制的缺失,致使股市呈現“單邊市”特征,即投資者買漲不買跌,在牛市中的買漲行為導致牛市更牛,股市泡沫顯現;
而在熊市中,由于不能賣空,導致投資者的恐慌性拋售,使熊市更熊,股市陷入蕭條。建立做空機制的最直接意義就在于通過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的相反操作,來規避股票市場的系統與非系統性風險,起到套期保值的作用;
同時,設立做空機制,有利于發現股票價格,使股票的價值與價格不至于過度背離,并減少過度投機行為,也有利于降低資產膨脹與縮水的速度與幅度,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
在股指期貨推出之前,當股市連連暴挫,市場參與各方均損失慘重,股市沒有贏家,這便是沒有做空機制的缺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做空機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