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我國行政處罰的原則:法定原則、公開、公正、公平原則、適應違法行為原則、一事不再罰原則。行政處罰是指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guī)范,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法律依據】
《行政處罰法》第四條
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guī)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行政處罰的基本原則是()。
A. 處罰法定原則rnB. 公正、公開原則rnC. 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原則rnD. 強制執(zhí)行原則rnE. 行政處罰不能取代其他法律責任原則【答案】:A、B、C、E
行政處罰的原則有以下幾項:(1)處罰法定原則:①處罰依據是法定的;②實施處罰的主體是法定的;③實施處罰的職權是法定的;④處罰程序是法定的。(2)處罰公正、公開原則:①行政處罰必須依法裁判,公平地處罰違法行為人。②不能違反公正的程序。③行政處罰的依據及處罰中的有關內容必須公開。(3)處罰與違法行為相適應的原則:實施的行政處罰,必須與受罰人的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及社會危害程度相適應。(4)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處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過處罰達到教育的目的。行政機關在行政處罰的適用中應當始終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5)不免除民事責任、不取代刑事責任原則:行政相對方因違法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法行為嚴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已給予行政處罰而免于追究其民事責任或刑事責任。因為行政制裁與民事制裁、刑事制裁的性質及對象等是不同的。(6)救濟原則:在行政處罰中必須提供充分的救濟,才能真正保障相對方的權利。相對方對行政主體給予的行政處罰依法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有權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相對方因違法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提出賠償要求。(7)處罰追究實效原則: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fā)現,不再處罰,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強制執(zhí)行是行政強制的特點,在行政處罰中,如果義務人不接受、不配合處罰,才可能帶來強制執(zhí)行。
行政處罰應當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依法行政,行罰須守五大原則:
1.法定原則:
行政處罰主體、依據及程序均需遵從現行法律法規(guī)。
2.公正公開原則:
處罰應公正合理,平等對待各方,且處罰依據公開透明。
3.教育為主原則:
通過懲罰促進教育效果,使其避免再犯之過。
4.尊重人權原則:
受罰者享有陳訴辯解權,對處罰結果不滿可申請復議或提起訴訟。
5.一事不再罰原則:
對同一違法行為,不可施予兩次以上罰款行政處罰。
此等原則旨在于確保政罰合法、合理、公正,維護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相關推薦:
車險賠償數額(關于車險三責險的賠付上限)
公司未交社保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要求補繳社保有沒有申訴期限的呢)
行政處罰的原則有那些(行政處罰的原則)
工傷保險屬于意外險嗎(工傷保險包括意外險嗎)
被撞傷后賠償(被機動車撞傷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