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公司把貨物搞沒了怎么賠償
快遞合同應當屬于貨運合同,根據《合同法》
第三百一十二條 貨物的毀損、滅失的賠償額,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按照交付或者應當交付時貨物到達地的市場價格計算。法律、行政法規對賠償額的計算方法和賠償限額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由于你跟快遞公司簽訂合同為格式合同,根據《合同法》
第四十條 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你可以主張合同中保價免則部分無效。這樣由快遞公司承擔責任。
話雖這么說,但實際中還有很多問題,首先該免則條款是否屬于無效可能有爭議(需視具體情況而定)。另外由于沒有保價,你如何舉證你寄送物品的價值呢,光憑快遞單上填寫的貨物名稱很難做為有效證據。
快遞的丟失判例大多是雙發達成協議或者分擔損失,你可以查一下做參考。
商品在運輸途中受損是誰的責任
運輸途中商品受損,貨運公司通常需承擔賠償責任。根據《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法》第24條和《合同法》第311條的規定,貨運公司不能通過單據背面聲明的方式免除自身責任。具體而言,《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一條明確指出,承運人在運輸過程中對貨物毀損或滅失負有賠償責任,除非可以證明毀損是由于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特性或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自身過錯所致。另一方面,《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則禁止經營者通過格式合同、通知、聲明等方式制定不公平條款,減輕或免除其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
因此,若商品在運輸途中受損,消費者有權向貨運公司索賠。需要注意的是,貨運公司若能證明損害是由上述法律條文中所列舉的情況引起,則可免除賠償責任。此外,消費者在遭遇此類問題時,應保留相關證據,如貨物損壞的照片、運輸單據等,以便主張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在選擇運輸服務時,應當仔細閱讀服務條款,了解可能的風險和責任分擔方式。同時,建議與貨運公司明確溝通,確保雙方對運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有清晰的認識和約定。
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相關法律法規不斷更新和完善,旨在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消費者應當了解并運用這些法律工具,維護自身權益。
貨物損失該誰來賠償
貨物損失應該由物流公司賠償,可以把物流公司和其投保的保險公司作為共同被告起訴,貨運合同的雙方是托運方和物流公司,物流公司負有安全把貨物運達目的地的義務,其賠償不以保險公司先賠付為基礎,也就是保險公司沒有賠償物流公司也應該賠償。你親戚的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失由貨運公司和其投保的保險公司負責賠償,這是另一個客運合同關系。
相關推薦:
貨運合同賠償(運輸合同沒有約定運費 怎么算運費)
脫審車輛賠償(車輛脫審出了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事故停電賠償(電網停電事故如何賠償)
電視損壞賠償(關于家用電器保險 損壞賠償)
立案后對被告(立案對被告人有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