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提本月企業所得稅會計分錄
計提本月企業所得稅的會計分錄 1、計提本月企業所得稅時,其具體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繳納所得稅時,其具體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3、月末結轉時,其具體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是什么? 應交所得稅指的是企業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確定的針對當期發生的交易和事項,應交納給稅務部門的所得稅金額,也就是當期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是在企業稅前會計利潤(也就是利潤總額)的基礎上調整確定的,其具體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納稅調整增加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減少額 企業當期應交所得稅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交所得稅=所得稅稅率×應納稅所得額 根據現行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辦法,企業應當在會計利潤總額的基礎上,加減納稅調整額后計算出“納稅調整后所得”(應納稅所得額)。會計與稅法的差異(包括資產類、收入類、扣除類等一次性和暫時性差異)通過納稅調整明細表集中體現。
企業所得稅計提會計分錄怎么做
1、提取時\x0d\x0a 借:所得稅\x0d\x0a 貸:應交稅金--所得稅\x0d\x0a 2、結轉時\x0d\x0a 借:本年利潤\x0d\x0a 貸:所得稅\x0d\x0a 3、繳納時\x0d\x0a 借:應交稅金--所得稅\x0d\x0a 貸:銀行存款等\x0d\x0a 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可以在做上繳的分錄時先做一筆計提的分錄。
計提時,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上繳時,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現金
月末結轉,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是企業關鍵稅種之一,無論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都需要每季度申報所得稅,年度進行匯算清繳。
按季度計提所得稅: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所得稅
計提企業所得稅會計分錄為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繳納企業所得稅會計分錄為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計提
借:“所得稅費用”科目賬戶
貸:“應繳稅金”科目賬戶繳稅時
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繳納所得稅
借:“應繳稅金”科目賬戶
貸:“銀行存款”科目賬戶
計提個人所得稅怎么做會計分錄
個人所得稅做會計分錄如下:
1、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制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養老
應付職工薪酬-醫療
應付職工薪酬-失業
應付職工薪酬-職工工資
2、發放工資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工資
貸:現金
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其他應收款-個人(個人承擔部分)
3、繳納保險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養老
應付職工薪酬-醫療
應付職工薪酬-失業(公司承擔部分)
其他應收款-個人(個人承擔部分)
貸:銀行存款
4、繳納個稅時:
借: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擴展資料
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征稅對象
法定對象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臺同胞。
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1、企業計提個人所得稅: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2、企業交納個人所得稅時:
借: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計算所得稅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1、計提所得稅: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根據會計分錄涉及賬戶的多少,可以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
簡單分錄是指只涉及兩個賬戶的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
復合分錄是指涉及兩個(不包括兩個)以上賬戶的會計分錄。
拓展資料:
會計分錄亦稱“記賬公式”。簡稱“分錄”。它根據復式記賬原理的要求,對每筆經濟業務列出相對應的雙方賬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在登記賬戶前,通過記賬憑證編制會計分錄,能夠清楚地反映經濟業務的歸類情況,有利于保證賬戶記錄的正確和便于事后檢查。每項會計分錄主要包括記賬符號,有關賬戶名稱、摘要和金額。會計分錄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簡單分錄也稱“單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和另一個賬戶的貸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復合分錄亦稱“多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與幾個賬戶的貸方,或者以一個賬戶的貸方與幾個賬戶的借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
。
層析法
層析法是指將事物的發展過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和層次,逐層遞進分析,從而最終得出結果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層析法進行編制會計分錄教學直觀、清晰,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其步驟如下:
1、分析列出經濟業務中所涉及的會計科目。
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
2、分析會計科目的性質,如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等。
3、分析各會計科目的金額增減變動情況。
4、根據步驟2、3結合各類賬戶的借貸方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增加或減少),來判斷會計科目的方向。
5、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編制會計分錄。
此種方法對于學生能夠準確知道會計業務所涉及的會計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較適用于單個會計分錄的編制。
業務鏈法
所謂業務鏈法就是指根據會計業務發生的先后順序,組成一條連續的業務鏈,前后業務之間會計分錄之間存在的一種相連的關系進行會計分錄的編制。
此種方法對于連續性的經濟業務比較有效,特別是針對于容易搞錯記賬方向效果更加明顯。
記賬規則法
所謂記賬規則法就是指利用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進行編制會計分錄。
相關推薦:
保險賠償繼承(保險賠償款算遺產嗎)
雷擊死亡賠償(平安意外保險賠償范圍)
行政強制執行分哪三種(行政強制措施包括哪些)
住房火災賠償(房屋著火后怎么賠償)
過失火災賠償(房屋著火后怎么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