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被騙報警立案有用嗎
有用,根據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詐騙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其中,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 拘役 或者 管制 ,并處或者單處 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 沒收財產 。 而對于 電信詐騙 案件,2016年12月20日,最高法等三部門發布《關于辦理電信 網絡詐騙 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規定,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實施詐騙,詐騙公私財物價值3000元以上的可判刑,詐騙公私財物價值50萬元以上的,最高可判無期徒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 刑法 》。
網上立案好還是現場立案好
網上立案好還是現場立案好現場立案好。
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即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有犯罪事實是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網上立案需要在一定的時間進行審核,現場立案則效率快,只要符合立案要求,馬上立案。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并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而又必須采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采取緊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機關。
【法律依據】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七十五條 經過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但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案件,應當立即報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制作移送案件通知書,在二十四小時以內移送有管轄權的機關處理,并告知扭送人、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而又必須采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采取緊急措施,然后辦理手續,移送主管機關。
對不屬于公安機關職責范圍的事項,在接報案時能夠當場判斷的,應當立即口頭告知扭送人、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向其他主管機關報案。
對于重復報案、案件正在辦理或者已經辦結的,應當向扭送人、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作出解釋,不再登記,但有新的事實或者證據的除外。
可以網上報警立案嗎
可以網上報警立案嗎網上可以報警立案,當事人可以登錄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站報警。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犯罪的手段種類也越來越多,不法分子利用網絡便利等特點行詐騙之事,令不少人中招,關于網上遇到詐騙或者詐騙平臺,應該怎樣報警的相關問題。在遭遇詐騙之后,應當及時保存證據,如轉賬記錄、聊天記錄等信息。報警可以通過電話、郵件或者到公安機關辦公場所等方式進行報案。在報警時,應當提供相應的證據證明確實存在犯罪事實,配合辦案民警做好筆錄,把被詐騙的原因過程都說出來,記錄在案。積極配合調查,給警方提供線索。切不可因為怕丟臉而隱瞞事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并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而又必須采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采取緊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機關。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適用第三款規定。
網上被詐騙了怎樣報案
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一定要第一時間搜集證據、及時報警。被騙后可及時撥打110 報警電話報警。也可以直接可以向案發地、詐騙行為實施地、詐騙結果發生地、嫌疑人住所地報案,就是可以選擇在所在地報案,如若清楚犯罪嫌疑人在哪,也可以去其所在地報案,兩地警方任何一方接到報案后均應受理。
相關推薦:
快遞怎么賠償(快遞賠償標準)
鑒定傷害立案(傷害案先立案還是先鑒定傷情)
毀壞樹木立案(毀壞樹木立案標準)
疤痕鑒定賠償(面部傷疤賠償標準)
再審能否立案(申請再審一般能立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