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立案庭立案流程
法院立案程序為:
1.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2.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
3.人民法院會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三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三十九條 第三十九條 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確有必要將本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報請其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下級人民法院對它所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審理。
第一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第一百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對受理的案件,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當事人沒有爭議,符合督促程序規定條件的,可以轉入督促程序;
(二)開庭前可以調解的,采取調解方式及時解決糾紛;
(三)根據案件情況,確定適用簡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四)需要開庭審理的,通過要求當事人交換證據等方式,明確爭議焦點。
人民法院立案流程
人民法院立案流程:
1、民事案件由當事人攜民事起訴狀起訴即可立案;
2、刑事案件則要經過公安機關的立案偵查,檢察院的審查起訴,在確定有犯罪事實并且應當當作犯罪處理,證據初步無誤,嫌疑人歸案等條件后才會開庭審理。刑事案件中的立案一般指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過程,法院開庭審理稱作審判過程。
民事案件法院立案需要的材料:
1、原告提交起訴狀,原則上是提供一份原件,根據被告人數準備復印件。
2、原告身份證復印件。
3、原告提交的證據復印件。
4、在立案庭填寫的送達回證、當事人地址確認書等文書。
5、法院受理案件通知書。刑事案件立案材料,公訴案件的提交檢察院的起訴書。紫蘇案件的和民事案件的相似,但是要提交證明原被告主體資格的資料。
綜上所述,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當場予以登記立案。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予以釋明。
搶首贊 評論 分享 舉報
【法_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法院立案有哪些程序?
法院立案程序涉及一系列具體步驟和材料準備。立案大廳的辦事流程分為三個主要步驟:起訴材料審查、訴訟費用繳納以及立案手續辦理。在起訴時,首先需將起訴材料提交給法官審查,法官會批注處理指令并轉至書記員。隨后,持繳費通知書到交費窗口交納訴訟費用。最后,持交費回單至書記員窗口辦理立案手續,獲取受理通知書、舉證通知書和傳票等材料。執行案件立案流程與此類似。
起訴材料準備需遵循一定標準,包括但不限于民事、行政訴訟案件的訴狀、原告身份證明、起訴證據及清單、以及針對離婚案件的結婚證明或事實婚姻關系證明、財產爭議清單等。執行立案時,則需要提供執行申請書、生效法律文書復印件、結案聯系單(調解結案除外)、以及可能的強制措施申請書和財產調查申請書。對于支付令立案,需準備支付令申請書、申請人身份證明、被申請人身份情況證明、證據清單和原件。公示催告立案則需提供公示催告申請書、申請人身份證明以及相關證據材料。
法院立案程序旨在確保訴訟案件的合法啟動,通過嚴格規定起訴材料和程序,保障案件的公正處理。遵循這些步驟和要求,能夠有效提高立案效率和案件處理的準確性。
相關推薦:
無證駕駛是行政拘留嗎(無證駕駛被拘留屬于行政拘留嗎)
被行政拘留最長是多久(拘留最長時長是多久)
快遞怎么賠償(快遞賠償標準)
鑒定傷害立案(傷害案先立案還是先鑒定傷情)
毀壞樹木立案(毀壞樹木立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