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遺囑屬于無效遺囑
法律主觀:
1、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 遺囑 無效。 《 繼承法 》第22條規(guī)定:“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最高人民法院意見》第41條規(guī)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其本人后來又有了行為能力,仍屬于 無效遺囑 。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效力。”無行為能力人包括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限制行為能力人指10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實踐中,對遺囑能力的確定還應注意幾種情況: (1)間歇性精神病人,精神正常時,所立遺囑有效,發(fā)病期間所立遺囑無效; (2)精神病治愈后的成年人,所立遺囑有效; (3)被診斷為癡呆癥及年老而神志不清的人所立遺囑無效。 2、違背遺囑人真實意思的遺囑無效。 《繼承法》第22條規(guī)定“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3、遺囑中沒有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 繼承人 保留必要份額的,遺囑無效。 《繼承法》第19條規(guī)定:“遺囑應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chǎn)份額。”因此,違反此條規(guī)定的遺囑無效。 4、處分不屬于自己財產(chǎn)的遺囑內容無效。 最高人民法院意見中第38條規(guī)定“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于國家、集體或他人所有的財產(chǎn)的,遺囑的這部分內容應認為無效。”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
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欺詐、脅迫所立的遺囑無效。
偽造的遺囑無效。
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民法典規(guī)定遺囑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民法典規(guī)定遺囑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一、規(guī)定遺囑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1、遺囑無效的情形有以下幾點:
(1)遺囑人立遺囑時,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
(2)遺囑不能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即遺囑人因受欺詐、脅迫遺立遺囑的;
(3)遺囑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
(4)其他情形。
2、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
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欺詐、脅迫所立的遺囑無效。
偽造的遺囑無效。
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條
遺囑繼承或者遺贈附有義務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應當履行義務。沒有正當理由不履行義務的,經(jīng)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其接受附義務部分遺產(chǎn)的權利。
二、遺囑是否屬于合同關系
遺囑不是屬于合同關系。遺囑是單方法律行為,不需要與遺囑中指定的繼承人達成合意。但是遺囑繼承人可以放棄繼承。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公證遺囑的證明力最高。
遺囑不生效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主觀:
具體的情形是: 其一、該 遺囑 是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 其二、該遺囑處分了別人的財產(chǎn); 其三、該遺囑不是遺囑人真實的意思表示,是遺囑人在受到欺詐或者脅迫的情況之下所立的。 《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 開始后,按照 法定繼承 辦理;有遺囑的,按照 遺囑繼承 或者遺贈辦理;有 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 的,按照協(xié)議辦理。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guī)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chǎn),并可以指定遺囑執(zhí)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chǎn)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shù)人繼承。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chǎn)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托。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
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欺詐、脅迫所立的遺囑無效。
偽造的遺囑無效。
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遺囑繼承無效的幾種情形
遺囑是遺囑遺囑人生前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方式對其遺產(chǎn)或其他事務所作的個人處分,的法律行為,是遺產(chǎn)繼承的重要依據(jù)之一。
會被認為是無效遺囑的有以下幾種情形:
(一)遺囑人不具有完全行為能力
《繼承法》第22條規(guī)定“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遺囑無效。”
最高法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1條“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其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因此,立遺囑人在立遺囑時如果是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所立的遺囑就是無效的。
(二)遺囑內容不是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立遺囑人即便具有完全行為能力,但是如果遺囑的內容不是其真實意思表示,遺囑同樣不具有法律效力。遺囑內容不是立遺囑人真實意思表示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種:
1、立遺囑人所立的遺囑是在受脅迫、受欺騙或神志不清的情況下進行的;
2、偽造的遺囑;
3、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三)由于遺囑繼承人的原因導致遺囑無效的
基于遺囑繼承人的原因而導致遺囑無效或部分無效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點:
1、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
2、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
3、遺囑繼承人先于被繼承人而死亡的。
嚴格來說,這些情況下是由于遺囑繼承的原因導致遺囑的相應內容無法實現(xiàn),并不是遺囑無效。但是,這些情況下和遺囑無效的結果一樣,我們也將其歸類在遺囑無效的情形中。
(四)基于財產(chǎn)處分上的原因而遺囑無效
1、立遺囑人生前已處分了遺囑涉及的財產(chǎn),導致遺囑無效或部分無效。遺囑是于被繼承人死亡時才產(chǎn)生法律效力的單方民事法律行為,所以立遺囑人可在遺囑生效前,即生前處分其作為遺產(chǎn)的財產(chǎn)。一旦遺囑人生前處分了遺囑中所涉及的財產(chǎn),就等于遺囑人變更了原來遺囑中相應的內容,導致遺囑部分或全部無效。
2、遺囑處分的他人的財產(chǎn)導致遺囑無效。遺囑只能處分立遺囑人個人財產(chǎn),而不能處分夫妻共同財產(chǎn)、家庭成員的共同財產(chǎn)、屬于國家、集體所有的財產(chǎn)或其他人所有的財產(chǎn)。涉及處分他人財產(chǎn)的,遺囑部分無效,但不影響遺囑其他部分的效力。
(五)遺囑違反法律強制性撫養(yǎng)義務而導致無效
1、遺囑中未留特留份而導致遺囑部分無效。《繼承法》第19條規(guī)定:遺囑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chǎn)份額。遺囑剝奪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份額,一是造成其生存危機,二是將增加社會負擔。這是法定的強制性規(guī)定,如果遺囑沒有保留特留份,在遺產(chǎn)處理時,應首先留下必要的遺產(chǎn),剩余的部分再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
2、遺囑沒有給胎兒保留繼承份額,導致遺囑部分無效。《繼承法》第28條規(guī)定“遺產(chǎn)分割時,應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最高法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5條“應當為胎兒保留的遺產(chǎn)份額沒有保留的,應當從繼承人繼承遺產(chǎn)中扣回”被繼承人死亡后,撫養(yǎng)子女的義務隨之消失,但對于胎兒出生后是活體的而言,其需要撫養(yǎng)教育費用,遺囑不得侵害其生存的權利。因此,遺囑如果不給胎兒保留相應的份額,將導致遺囑部分無效,應從遺產(chǎn)中撥出一部分作為胎兒的繼承份額。
(六)多份遺囑的內容沖突造成的遺囑無效
多份遺囑的內容存在沖突,必然導致效力較低的遺囑的失效,具體處理原則如下:
1、公證遺囑優(yōu)先于一般形式遺囑;
2、后訂立的遺囑優(yōu)先于先訂立的遺囑,無公證遺囑時,以最后所立的遺囑為準。
(七)遺囑形式不合法導致的遺囑完全失效
遺囑有五種形式,每種形式都有其形式上的要求,如果遺囑的形式不符合要求,會導致遺囑無效。如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和口頭遺囑沒有見證人或者見證人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要求等都會導致遺囑無效。
(八)遺囑繼承、遺贈和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間沖突造成遺囑無效
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因是雙務的合同,其法律效力最高,其次是遺贈、再次是繼承。對同一財產(chǎn)有不同的方式的,以效力最高的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為準。如果,遺囑與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遺贈相沖突,沖突部分的遺囑內容無效。
(九)遺產(chǎn)中的消極財產(chǎn)大于或等于積極財產(chǎn),即債務清償后無剩余財產(chǎn),導致遺囑無效。
遺囑部分無效的情況下,并不影響遺囑其他有效部分的生效,有效部分按照遺囑規(guī)定的繼承,無效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處理。如果遺囑全部無效,死者的遺產(chǎn)應按法定繼承處理。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yè)律師。
【法律依據(jù)】:《繼承法》第22條規(guī)定:“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最高人民法院意見》第41條規(guī)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其本人后來又有了行為能力,仍屬于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效力。”
相關推薦:
結婚后離婚彩禮退不退(結婚后多久離婚可以不退彩禮)
什么情形不用返還彩禮(彩禮什么情況不用退回男方)
離婚民事訴狀(離婚民事起訴狀格式)
行政拘留案底如何消除(行政拘留案底怎么消除)
離婚欠債怎么分(離婚后債務需要怎么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