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中民事裁定書是什么意思?
民事裁定書,即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和執行民事判決的過程中,為保障訴訟的順利進行,就程序問題作出的書面處理決定,是應用寫作中常見的一種文體。
民事裁定書按照法律不同的規定可以分為:準予上訴的民事裁定書、不準上訴的民事裁定書和準許復議的民事裁定書等。按程序的不同可以分為:第一審民事裁定書、第二審民事裁定書、再審民事裁定書、督促程序的民事裁定書、公示催告程序的民事裁定書、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的民事裁定書和執行程序的民事裁定書。
二、民事判決書和民事裁定書的區別是什么?
1) 適用的情況、范圍不同。
民事裁定解決的是訴訟過程中的程序性問題,一方面是為人民法院有效地行使職權,消除訴訟中的障礙,快速在推動訴訟進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證訴訟程序的公正,比如管轄權異議,就是為了有效地避免出現地方保護主義等。民事判決解決的是當事人的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義務,是為了促使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得以解決。即支持不支持原告的訴請。
2) 依據的法律不同。
民事裁定書依據《民事訴訟法》作出,它存在于整個訴訟過程中;而判決書是依據《民法典》、《公司法》、《合伙企業法》等法律作出,也只能在案件查清事實后才作出。
3) 生效的時間不同。
民事裁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如訴訟保全和先予執行;民事判決書除終審判或小額訴訟判決外送達后,得過了上訴期(15日)后才發生法律效力。
4) 救濟途徑不同。
針對不同的民事裁定書救濟途徑不同,如不予受理、對管轄權有異議和駁回起訴的裁定允許可以上訴,訴訟保全和先予執行的裁定,當事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而民事判決除終審判或小額訴訟判決外,只有上訴或審判監督程序。
5) 內容和格式不同。
民事裁定書的內容相對比較簡單,將事實和理由作下簡單描述即可;而民事判決書的內容則比較復雜,要全面將事實和理由交代清楚,也就是要做到有理有據。
6) 上訴期限也不同。
對于允許上訴的民事裁定為自送達之日起十日,民事判決書為自送達之日起十五日。
在民事訴訟中,裁定書和判決書都屬于法律文書,但兩者的適用情況,法律依據等都是不一樣的,民事裁定適用于訴訟活動當中的程序性問題,而民事判決針對的是民事糾紛本身。
起訴狀書寫要符合法律規定,能否立案要看是否符合立案的條件。起訴狀的內容以及格式如下:
1、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被告有幾個依次寫幾個;
3、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要簡明扼要地寫出請求法院解決的民事權益的爭議問題,也就是案由。即請求法院依法解決原告一方要求的有關民事權益爭議的具體事項。如請求賠償,償還債務,履行合同等;
4、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主要是列舉證據,說明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址,同時根據事實,依照法律有關規定,分析論證;
5、尾部。在正文之后,另起一行寫明致送機關,而后在其右下方,由具狀人簽名或蓋章,注明具狀的年月日。
6、附項。這是民事起訴書的附加部分。應具體寫明民事起訴書副本的份數和證據的種類、名稱、數量以及證人的姓名、住址等。
附:起訴狀的模板
原告:姓名__________,性別__________,出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民族__________。工作單位_______________職業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聯系方式__________
被告:姓名__________,性別__________,出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民族__________。工作單位_______________職業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聯系方式__________
請求事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實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證據與來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_____________人民法院
原告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起訴的流程如下:
1、起訴,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駁回起訴。不服駁回起訴裁定,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3、起訴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
4、排期開庭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6、開庭審理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
7、達成調解協議,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