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催收,已經入刑
《刑法》第293條,催收非法債務罪
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貸等,產生的非法債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使用暴力、脅迫方法的。
(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恐嚇、跟蹤、騷擾他人的。
除此之外,哪些行為是涉及暴力催收的涉黑,或違規違法的催收行為呢?
①雖然借貸時授權過通訊錄權限了,但未經借款人允許,并不能頻繁的去騷擾對方。如果遇到,催收撥打通訊錄內聯系人電話,日超過三次的!!從法律角度,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多次發送侮辱、恐嚇或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②通過彩信等方式,偽造PS法律文書,律師函等恐嚇、威脅借款人。
③通過短信群發借款人通訊錄,曝光借款人個人信息,造成謠言議論的。
④聚眾未經借款人允許,到借款人戶籍所在地或工作單位催收,致聲譽受影響的行為。
⑤電話里引導誘導借款人去他推薦的平臺借貸,然后以貸還貸的。
⑥用某寶或者源碼等非法軟件,開啟短信、電話轟炸的,這個屬于違法行為,但很難追蹤到。
軟暴力催收
與暴力催收不同,“軟暴力”催收,通常是通過言語威脅、恐嚇、讀取貸款人通訊錄信息、P圖發送給貸款人的親朋好友等方式對貸款人進行騷擾,以達到還債的目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辦理實施軟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間題的意見》第一條。
暴力催收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暴力催收是一種非法行為,其涉及的責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刑事責任。暴力催收可能構成犯罪,如非法拘禁、故意傷害等,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當催收人員采取暴力手段時,已經觸犯了刑法,比如使用暴力威脅或傷害他人身體,這種情況下必須接受刑事處罰。
2. 民事責任。除了刑事責任外,暴力催收行為也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受害者可以要求暴力催收者賠償醫療費用、精神損失費以及其他相關損失。當催收行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如人身安全、財產權益等,就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3. 行政責任。在某些情況下,暴力催收可能涉及違反行政法規的行為,如擾亂社會秩序等。在這種情況下,相關部門可以依法對責任人進行行政處罰,如罰款、拘留等。
總之,暴力催收無論是對于個人還是對于社會都是不可接受的。它不僅違反了法律,也給受害者帶來了身心傷害。受害者應當勇敢地站出來,尋求法律的保護和救助,同時社會各界也應當共同努力,加強對暴力催收的打擊力度,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