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核定征收率是多少
1、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2、個人獨資企業核定應稅所得率,取值為10% 。
3、核定征收率:指可以不設賬簿的或按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應設置但未設置賬簿的應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業所得稅。
核定征收率:
納稅人依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可以不設賬簿的或按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應設置但未設置賬簿的應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方式包括定額征收和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兩種辦法,以及其他合理的辦法。《企業所得稅征收方式鑒定表》中5個項目有一項不合格的,可實行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業所得稅。其中鑒定表第1項(賬簿設置情況)不合格的,可實行定額征收的辦法征收企業所得稅;第2項即(收入總額核算情況)、第3項(成本費用核算情況)中有一項合格,另一項不合格的,可實行核定應稅所得率的辦法征收企業所得稅。
核定征收,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
核定征收,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
核定征收的,按照應稅所得率來計算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采取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方式的,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應稅所得率(能準確核算收入總額的),或者應納稅所得額=成本費用支出額/(1-應稅所得率)×應稅所得率(能準確核算成本費用的).個體工商戶經營多業的,無論其經營項目是否單獨核算,均應根據其主營項目行業確定其適用的應稅所得率.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個體戶核定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個體戶核定征收個人所得稅方式包括定期定額征收、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定率征收三種,不同的方式計算公式是不同的.
1.實行定期定額征收方式的,應納所得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所得稅額=收入總額×核定征收率
其中,收入總額為不含增值稅收入額,核定征收率參照主管稅局確定的《個人所得稅核定征收率表》執行.
2.實行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方式的,應納所得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應稅所得率
或=成本費用支出額/(1-應稅所得率)×應稅所得率
其中,收入總額為不含增值稅收入額,應稅所得率的標準按主管稅局確定的《個人所得稅核定應稅所得率表》執行.
3.實行定率征收方式的,應納所得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所得稅額=收入總額×核定征收率
其中,收入總額為不含增值稅收入額,核定征收率按照主管稅局核定的比率執行.
核定征收,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按照應稅所得率來計算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避免出現不必要的誤會,要先了解具體的計算公式,我們最好在理解中記憶,并且關注政策的調整,要繳納什么稅,要看你企業經營什么業務!更多相關會計資訊內容盡在本網,大家快來本網圍觀吧!
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核定征收稅率
1. 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的適用稅率根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分為5級。
2. 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5000元的稅率為5%,速算扣除數為0。
3. 超過15000元但不超過30000元的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750。
4. 超過30000元但不超過60000元的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為3750。
5. 超過60000元但不超過100000元的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為9750。
6. 超過100000元的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為14750。
個體工商戶的所得類型包括:
7. 工資、薪金所得: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8. 勞務報酬所得: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濟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9. 稿酬所得: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紙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這里的“作品”包括中外文字、圖片、樂譜等能以圖書、報刊方式出版、發表的作品。
10.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指個人提供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個體工商戶需依法申報個人所得稅,未及時申報可能會導致嚴重的違法行為,需要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11. 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12. 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13.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等也適用相應的稅率規定。
河南核定征收個人所得稅規定?
河南地區對于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方式主要分為定率征收和定期定額征收兩種。其中,定率征收主要是根據實際收入總額或成本費用來計算應納稅額。如果能夠正確核算收入總額但無法準確核算成本費用總額時,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累計成本費用=累計收入總額×成本費用率。若能準確核算成本費用總額而無法準確核算收入總額,則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變為:累計收入總額=累計成本費用÷成本費用率。累計利潤總額等于累計收入總額減去累計成本費用,累計應納稅所得額則由累計利潤總額乘以分配比例再減去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得出。專項附加扣除需在匯算清繳時減除,未辦理匯算清繳者則不作減除。
累計應納稅額根據累計應納稅所得額和適用稅率計算,公式為:累計應納稅額=累計應納稅所得額×適用超額累進稅率-速算扣除數。本期預繳稅額等于累計應納稅額減去累計已納稅額和累計減免稅額。以往年度已辦理稅務登記的經營所得納稅人從1月開始累計計算,新辦稅務登記者則從登記月開始計算,稅務機關代開發票的,發票金額需納入收入總額。
未辦理稅務登記的經營所得納稅人也需按上述方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其收入總額不得低于稅務機關代開發票金額。定期定額征收方式則是先依據主管稅務機關核定的年度收入總額或成本費用計算年度應納稅額,再平均分配為季度應納稅額,按季征收。主管稅務機關核定收入總額時,年度成本費用計算公式為:年度成本費用=年度收入總額×成本費用率;若核定成本費用,則年度收入總額計算公式為:年度收入總額=年度成本費用÷成本費用率。
年度利潤總額等于年度收入總額減去年度成本費用,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則由年度利潤總額乘以分配比例再減去60000元得出。年度應納稅額按照適用超額累進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計算,季度應納稅額則為年度應納稅額除以4。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前三個季度的應納稅額不予調整。
相關推薦:
非吸公司立案(公司非吸立案標準揭曉)
逃稅多少立案標準(偷稅漏稅的立案標準)
虛假訴訟賠償(虛假訴訟中被告如何獲得賠償)
分公司誰賠償(分公司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期貨虧損立案(期貨被騙報警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