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證明股東抽逃出資
一、股東出資不實主要表現為貨幣與非貨幣出資,以貨幣出資的,主要表現為資金數額低于章程規定的數額,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評估價值低于章程的定額。 二、股東抽逃出資主要有以下表現形式: (1)將出資款項轉入公司賬戶驗資后又轉出; (2)通過虛構 債權債務 關系將其出資轉出; (3)制作虛假財務會計報表虛增利潤進行分配; (4)利用關聯交易將出資轉出; (5)其他未經法定程序將出資抽回的行為。 《 公司法 》第三十二條規定, 有限責任公司 應當置備股東名冊,記載下列事項: (一)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住所; (二)股東的出資額; (三)出資證明書編號。 記載于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 股東權利 。 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股東抽逃出資的表現方式有哪些
1、設立公司時利用過橋貸款作為注冊資金,待公司注冊成立后,將過橋貸款部分或全部抽走。2、偽造虛假的基礎交易關系,如公司與股東間買賣關系,公司將股東注冊資金的一部分劃歸股東個人所有。3、未提取法定公積金或者制作虛假會計報表虛增利潤,在短期內以分配利潤的方式提走出資。
一、股東抽逃出資的表現方式有哪些 抽逃出資在實踐中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方式: 1、設立公司時利用過橋貸款作為注冊資金,待公司注冊成立后,將過橋貸款部分或全部抽走; 2、偽造虛假的基礎交易關系,如公司與股東間買賣關系,公司將股東注冊資金的一部分劃歸股東個人所有; 3、將注冊資金的非貨幣部分,如建筑物、廠房、機器設備、工業產權、專業技術、場地使用權等在驗資完畢后,將其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4、未提取法定公積金或者制作虛假會計報表虛增利潤,在短期內以分配利潤的方式提走出資; 5、抽走貨幣出資,以其他未經審計評估且實際價值明顯低于其申報價值的非貨幣部分補賬,以達到抽逃出資的目的; 6、通過對股東提供抵押擔保而變相抽回出資等。二、股東抽逃出資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1、返還公司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第14條第1款規定:“ 股東抽逃出資,公司或者其他股東請求其向公司返還出資本息、協助抽逃出資的其他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2、補充賠償債權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第14條第2款規定:“ 公司債權人請求抽逃出資的股東在抽逃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協助抽逃出資的其他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3、股東權利受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第16條規定:“ 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出資,公司根據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對其利潤分配請求權、新股優先認購權、剩余財產分配請求權等股東權利作出相應的合理限制,該股東請求認定該限制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4、解除股東資格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第17條規定:“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全部出資,經公司催告繳納或者返還,其在合理期間內仍未繳納或者返還出資,公司以股東會決議解除該股東的股東資格,該股東請求確認該解除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5、喪失訴訟時效抗辯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第19條規定:“ 公司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出資,公司或者其他股東請求其向公司全面履行出資義務或者返還出資,被告股東以訴訟時效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公司債權人的債權未過訴訟時效期間,其依照本規定第13 條第2 款、第14 條第2 款的規定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出資的股東承擔賠償責任,被告股東以出資義務或者返還出資義務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6、追加為被執行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8條規定 :“ 作為被執行人的企業法人,財產不足以清償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債務,申請執行人申請變更、追加抽逃出資的股東、出資人為被執行人,在抽逃出資的范圍內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7、罰款 《公司法》第200條規定:“ 公司的發起人、股東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資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金額5% 以上15% 以下的罰款” 。 8、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159條 規定:“ 公司發起人、股東違反公司法的規定未交付貨幣、實物或者未轉移財產權,虛假出資,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資,數額巨大、后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虛假出資金額或者抽逃出資金額2% 以上10% 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由于抽逃出資是一種帶有欺詐特點的隱蔽性違法行為,其他股東通常并無過錯,加之,《公司法》第31條、第94條主要適用于股東虛假出資之情形,因此在抽逃出資的股東不能清償時,不應判令其他未抽逃出資的股東承擔責任。但其他股東同意或協助該股東抽逃出資的,則應當在抽逃出資的范圍內和抽逃出資的股東一起對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股東抽逃出資如何證明
證明股東抽逃出資可以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公司的年度報告,以此判斷公司股東是否按時履行出資義務。股東抽逃出資的,應當在抽逃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十四條
股東抽逃出資,公司或者其他股東請求其向公司返還出資本息、協助抽逃出資的其他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公司債權人請求抽逃出資的股東在抽逃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協助抽逃出資的其他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抽逃出資的股東已經承擔上述責任,其他債權人提出相同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百條
公司的發起人、股東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資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
對股東抽逃出資行為的認定
法律主觀:
對股東抽逃出資的認定是:公司的發起人、股東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資,但仍保留股東身份的行為。對此可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其改正,并對其處以罰款處罰。
法律客觀:
《 公司法 》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 法規 和 公司章程 ,依法行使 股東權利 ,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 債務 ,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 債務承擔 連帶責任。
相關推薦:
立案根據賬號(賬號被找回多少錢可以立案)
分公司注冊流程一樣嗎(分公司注冊流程怎么辦)
合伙企業怎么退伙(合伙企業如何退出)
非法融資的有那些(非法融資的類型)
規范立案登記(受案和立案登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