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所說的預立案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預立案就是還沒有正式立案,只是先收下材料,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條 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在北京電子訴訟平臺立案需要交錢嗎
在北京電子訴訟平臺立案不需要交錢。北京法院電子訴訟平臺是北京法院電子訴訟平臺.集合了在線預約立案、案件繁簡分流、多元調解案件信息管理、在線調解、要素式裁判文書自動生成等多種功能,為法官和調解員公正、高效辦案,為人民群眾便捷、快速解決糾紛提供智能化支持。.進入分調裁一體化平臺。
什么叫做預立案
預立案是指在案件正式立案之前,司法機關或行政機關對涉嫌違法行為的事項進行初步調查和審查的過程。它是正式立案前的一種預備狀態,為后續是否正式立案提供依據和參考。
詳細解釋如下:
預立案的概念主要涉及到“初步審查”和“判斷”兩個核心內容。
首先,預立案強調的初步審查,意味著在案件正式進入法律程序之前,有關機關會對報案材料進行初步審查,核實案件的基本情況和線索是否真實有效。這一階段主要是對案件的基礎信息進行初步的篩選和評估。在這一環節中如果存在問題或不合法情況,預立案可能被駁回。
其次,預立案中的判斷環節涉及到對案件性質的初步判斷。根據初步審查的結果和法律規定,辦案機關會對案件是否屬于其管轄范圍、是否涉嫌違法等核心問題做出初步判斷。如果初步判斷存在違法行為且屬于管轄范圍,那么案件就有可能進入正式立案階段。預立案的判斷結果對于后續正式立案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最后,預立案的意義在于提高辦案效率和質量。通過預立案的初步審查和判斷,辦案機關能夠更準確地把握案件的實際情況和性質,為后續正式立案提供有力的依據和支持。同時,預立案也有助于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訴訟環節,提高整個司法程序的效率。
總之,預立案是案件正式立案前的一個重要環節,它為后續正式立案提供了基礎和依據。通過預立案的初步審查和判斷,辦案機關能夠更準確地處理案件,提高司法效率和質量。
相關推薦:
立案后買房屋(房產立案了掛網的房屋怎么處理)
櫥柜漏水賠償(樓上漏水把櫥柜泡了如何賠償)
分配公房離婚(離婚時公租房承租權如何分配)
定金十倍賠償(買房定金違約賠付多少合理)
離婚后還建房(還建房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