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土地出讓是指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國有土地可以通過掛牌出讓、協議出讓、招標出讓和拍賣出讓,出讓時應當遵循平等、自愿、有償的原則。
法律客觀:《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八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土地使用權出讓應當簽訂出讓合同。 第十三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可以采取下列方式: (一)協議; (二)招標; (三)拍賣。 依照前款規定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具體程序和步驟,由盛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其實 土地證過戶 辦理程序還是比較麻煩的,其具體流程如下: 1、新建房屋土地登記需提交土地和規劃部門建房批件。 2、買賣分宗、繼承、贈與分宗須雙方共同到局辦理。 3、房屋轉讓連同 土地使用權 轉移,需提交 房屋買賣協議 、房照、原 土地使用證 。 4、土地證書遺失或者損毀的,土地權利人應當及時向原發證機關備案,申請補發新證,在當地報紙上進行公告。自公告之日起三十日內無異議的,原發證機關注銷原土地證書,補發新證書。 5、房屋連同 土地使用權繼承 ,贈與需提交房照、原土地使用證、公證書或使用權人親筆簽名協議與街道證明。 6、委托代辦除提交上述資料外,還須提供委托人簽名蓋章的委托書。
法律客觀:1、國有出讓性質的土地使用證可以憑房產證直接過戶。2、國有劃撥性質在土地使用證需補交土地出讓金后過戶。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國有土地是禁止買賣的,但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出讓,出讓的方式有三種:協議、招標、拍賣。在這三種方式中,招標和拍賣具有公開性、競爭性,一般不存在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現象;協議出讓由于沒有引入競爭機制,土地由誰使用,特別是土地出讓金的確定,具有主觀因素。非法低價(包括無償)出讓主要發生在以協議方式出讓土地的行為上,因此規范協議出讓最低價標準至關重要。區別是否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現主要依據以下規定:1992年原國家土地管理局出臺的《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區別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等不同方式,按標定地價的一定比例收取,最低不得低于標定地價的40%”;1995年又出臺了《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最低價確定辦法》規定,協議出讓最低價根據商業、住宅、工業等不同土地用途和土地級別的基準地價的一定比例確定,具體適用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確定協議出讓最低價應當綜合考慮征地拆遷費用、土地開發費用、銀行利息及土地純收益等基本因素。由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出讓金不得低于協議出讓最低價,協議出讓最低價是衡量是否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標準。根據《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繳使用管理辦法》確定,各地征收標準的制定以新增建設用地中依法納入有償供地的比例約為60%,從而確定平均純收益征收定額標準,因此協議出讓最低價的確定可按以下公式計算:協議出讓最低價=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征收標準÷60%根據國土資源部《關于改革土地估價結果確認和土地資產處置審批辦法的通知》,企業改制時,劃撥土地需轉為有償使用土地的,按出讓土地使用權價格與劃撥土地使用權價格差額部分核算出讓金。據此核算出的土地出讓金就有可能低于標定地價的40%,對于企業改制涉及的補繳土地出讓金,不能按“不低于標定地價的40%”作為衡量低價出讓國有土地的標準。
(1)供應商業、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等各類經營性用地以外用途的土地,其供地計劃公布后同一宗地只有一個意向用地者的; (2)原劃撥、承租 土地使用權 人申請辦理協議出讓,經依法批準的; (3) 劃撥土地使用權 轉讓申請辦理協議出讓,經依法批準的; (4)出讓土地使用權人申請續期,經審查批準的; (5)法律、 法規 規定可以協議出讓的其他情形。 《 土地承包法 》第四十條
法律客觀:《民法典》第三百四十八條 通過招標、拍賣、協議等出讓方式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當事人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和住所; (二)土地界址、面積等; (三)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占用的空間; (四)土地用途、規劃條件; (五)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 (六)出讓金等費用及其支付方式; (七)解決爭議的方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