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侵權會判刑嗎
商標侵權與商標刑事犯罪雖相關聯但不對應。商標法定義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包括:未經許可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商標,銷售侵權商品,偽造、擅自制造注冊商標標識,更換他人注冊商標,為侵權提供便利條件等七種情形。而刑法規定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商品罪、非法制造、銷售非法標識罪,處罰依據情節嚴重程度,涉及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處罰金。法律強調,商標侵權嚴重者可能會面臨刑事處罰。
商標侵權雖不必然構成刑事犯罪,但一旦達到情節嚴重程度,侵權行為人可能面臨刑事法律責任。假冒注冊商標罪處罰范圍從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罰金,到情節特別嚴重時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處罰從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罰金,到銷售金額巨大時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處罰從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處罰金,到情節特別嚴重時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綜上所述,商標侵權并非直接判刑,但當侵權行為嚴重到觸及刑法規定的犯罪行為時,侵權者將面臨刑事處罰,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及罰金等法律措施。法律旨在通過明確侵權與犯罪邊界,對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進行嚴格規范與懲處。
冒充別人的商標判多久
假冒商標行為屬于刑事犯罪,指的是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包括擅自制造或銷售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此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經濟秩序,受到法律嚴懲。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對此有詳細規定,包含七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一) 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未經許可。
(二) 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在類似商品上使用,易導致混淆,未經許可。
(三) 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未取得許可。
(四) 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未獲許可。
(五) 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注冊商標,將更換后的商品再次投入市場,未獲許可。
(六) 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未獲許可。
(七) 造成注冊商標專用權其他損害,未獲許可。
假冒商標的刑罰依據各地區法律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假冒商標行為會受到刑事處罰,具體判罰時間取決于法院判決,涉及金額、情節嚴重程度以及對經濟秩序破壞的規模等因素。一般而言,假冒商標行為可能會面臨有期徒刑、罰金、沒收違法所得等刑罰。對于情節特別嚴重的假冒商標行為,可能會面臨較長時間的監禁。
綜上所述,假冒商標行為不僅嚴重侵犯了他人知識產權,還對社會經濟秩序造成極大破壞。因此,必須對此類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以保護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和經濟秩序的穩定。法律對于假冒商標行為的處罰嚴厲,旨在警示社會公眾,任何侵犯他人商標權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制裁。
商標侵權犯罪的刑法應對措施有什么?
存在商標侵權行為,情節嚴重的,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這些罪名在《刑法》中有明確的規定,會被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判3~7年有期徒刑。
一、商標侵權犯罪的刑法應對措施有什么?
商標侵權可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了,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也可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并可處以罰款。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二、侵犯注冊商標權認定標準是什么?
1、確定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是認定商標侵權的基本依據。
判斷商標侵權行為能否認定或稱是否構成所考慮的一切因素都是圍繞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來進行的。根據我國《商標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注冊商標的專用權,以核準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
顯然,從這條規定看,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只限于核準注冊的商標和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該范圍由兩個方面因素來確定,一是核準注冊的商標;二是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二者的結合,構成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也就為認定商標權侵權行為確定了與被控侵權對象進行比較的標準,以便得出是否構成侵權的結論。
2、確定被控侵權的具體對象。被控侵權對象的確定由兩個方面的因素所決定:
一是被控侵權的商標。
二是被控侵權的商標所使用的商品。
確定被控侵權具體對象的意義,在于確定和固化被控侵權行為的載體,為下一步與商標權的保護范圍的比對打下堅實基礎。它與確定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同樣重要,它是認定商標侵權行為的另一比較對象。
3、將被控侵權對象與注冊商標和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進行比較,認定被控侵權的商標與注冊商標是否相同或者近似,以及被控侵權商標所使用的商品與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是否屬于同一種類或者相類似。
商標侵權行為構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確定注冊商標專屬權的權利范圍是認定侵犯商標注冊權的前提條件。從商標局核準注冊之日開始,商標申請人擁有該商標的專用權,未經商標注冊人的同意,不能使用該商標,也不能隨意更換注冊商標。
商標侵權刑事案件立案標準
商標侵權刑事案件立案標準一、商標侵權刑事案件立案標準
1、商標侵權刑事案件立案標準為:
(1)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2)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3)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
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
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二、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有哪些
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有:
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行為;
2、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行為;
3、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
相關推薦:
商標領域刑事犯罪(商標侵權屬于刑事案件嗎)
刑事商標司法解釋(假冒商標罪司法解釋是什么)
刑事證據法定種類(七種證據種類是什么)
侵犯商標刑事民事(商標侵權要負刑事責任嗎)
刑事案子怎么質證(刑事案件如何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