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侵權怎么判罰?需要賠償嗎?
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的法律責任主要有民事、行政、刑事責任三種。
一、民事責任
民事賠償計算方法包括權利人的實際損失、侵權人的獲益、許可費合理倍數、法定賠償。若惡意侵犯,情節嚴重,賠償數額可于前三種方法確定數額的1-5倍間確定。
二、行政責任
認定侵權行為成立,將責令立即停止侵權,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用于制造侵權商品的工具,違法經營額5萬元以上,可處以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罰款,不足5萬元的,罰款上限為25萬元。
三、刑事責任
主要涉及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志或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志。情節嚴重的,將處以有期徒刑,并處或單處罰金。
更多問題包括:使用多年商標被惡意搶注如何解決?長期使用未注冊商標有隱患?商標侵權糾紛解決途徑?能否要求五倍懲罰性賠償?自己注冊商標被侵權如何應對?如有商標注冊疑問,歡迎發起咨詢。
侵權達到多少構成刑事
【條目1】刑法規定,若侵權者所得個人利益超過三萬元,非法盈利達到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條目2】在沒有通知合法注冊商標的個人或公司的情況下,侵權方在假冒商標后,若非法盈利達三萬元以上但未滿五萬元,也將被認定為具有刑事責任。
【條目3】對于影視作品,若侵權行為涉及經營活動,則未來的發展趨勢可能會受到影響。
【條目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明確規定,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服務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將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將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條目5】《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若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將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單處罰金;若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將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條目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條規定,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若情節嚴重,將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將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商標侵權刑事責任,有期徒刑多少年?
商標,作為企業重要資產,承載信譽形象,是市場競爭利器。商標侵權頻發,嚴重侵害權利人權益,擾亂市場秩序。《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商標侵權刑事責任,具體如下:
第二百一十三條:未經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標,情節嚴重,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五條: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銷售,情節嚴重,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構成要件包括主體、主觀、客體和客觀要件。主體要件涉及自然人和單位;主觀要件需故意或過失;侵犯對象為注冊商標;客觀行為包括侵權行為。
刑事責任處罰方式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罰金等。單位構成犯罪,還需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直接責任人依照個人犯罪規定處罰。
商標侵權刑事責任適用需考慮犯罪性質、情節、持續時間與主觀過錯,根據具體情況確定處罰大小與方式。
實踐中,需完善商標侵權定罪標準,加大處罰力度,加強對侵權行為監管與打擊,提高公眾保護意識,維護市場秩序和權利人合法權益。
商標侵權犯罪怎么處罰
同一行為同時符合侵權構成要件和犯罪構成要件,則同時產生刑事責任和侵權責任,侵權責任優先于刑事責任,因此,在加害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時,應優先用于承擔侵權責任,賠償受害人的損失。
在訴訟程序上,受害人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訴訟追究侵權責任,也可以單獨提起民事侵權賠償訴訟。
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之規定,目前,不論是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訴訟還是單獨提起民事賠償訴訟,均不受理當事人提起的精神損害賠償。
【法律依據】
根據《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之規定,目前,不論是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訴訟還是單獨提起民事賠償訴訟,均不受理當事人提起的精神損害賠償。
相關推薦:
刑事商標司法解釋(假冒商標罪司法解釋是什么)
刑事證據法定種類(七種證據種類是什么)
侵犯商標刑事民事(商標侵權要負刑事責任嗎)
刑事案子怎么質證(刑事案件如何質證)
刑事附民事與侵權(刑事附帶民事坐牢就不用賠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