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橋與河南洛陽有沒有關系
有兩座洛陽橋,一座在洛陽,一座在泉州。洛陽的洛陽橋是以洛陽名字命名,專而泉州的洛陽橋是因其屬在泉州的洛陽江上得名。
1、洛陽市的洛陽橋,歷史上指洛陽的天津橋,現在的洛陽橋連接洛河北的定鼎路和洛河南的龍門大道,是洛河上第一座現代橋。老橋于1955年12月底建成通車,1982年、2010年又先后兩次增建新橋,現已成為洛陽市溝通洛河兩岸的重要橋梁。
2、福建省泉州市東郊洛陽江上的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北宋泉州太守莆田人蔡襄主持建橋工程。從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前后歷七年之久,耗銀一千四百萬兩,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洛陽橋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是世界橋梁筏形基礎的開端,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蔡襄留給泉州人民的寶貴遺產,也是我國橋梁史上一座真正的豐碑!
洛陽橋,歷史上指洛陽的天津橋,現在的洛陽橋連接洛河北的定鼎路和洛河南專的龍門大道,是洛屬河上第一座現代橋。老橋于1955年12月底建成通車,1982年、2010年又先后兩次增建新橋,現已成為洛陽市溝通洛河兩岸的重要橋梁。
是市區橫跨洛河,新區、洛龍區與西工、老城、澗西區之間連接的5座橋之一。
洛陽橋真的和河南洛陽沒有關系嗎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位于泉州城東13公里,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并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它是當時廣東、福建進京城的必經之路。講到這里也許各位來賓會提出疑問,洛陽橋應該在河南洛陽,此橋為何取名洛陽橋呢?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帶居住著夷民主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于社會動蕩不安,時有戰爭爆發,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遷,遷到泉州及閩南一帶的多數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帶的人士,現在泉州乃至整個閩南地區所用的語系稱為河洛語,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閩南語,這些中原人士,他們帶來了中原先進、發達的農業技術和經驗,引導當地人們開墾、發展,他們來到了泉州,看到這里的山川地勢很象古都洛陽,就把這個地方也取名為洛陽,此橋也因此而命名。
當時洛陽江“水闊五里,波濤滾滾”。人們往返只能靠渡船過渡,每逢大風海潮,常常連人帶船翻入江中,所以主人為了祈求萬無一失地平安過渡,就把這個渡口稱為“萬安渡”,橋也因此稱之為“萬安橋”。據《泉州府志》記載,舊萬安渡是北宋慶歷初郡人李寵甃石作浮橋,后由郡守蔡襄主持改建成石橋。洛陽橋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四月至嘉祐四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1053年至1059年,花了六年零八個月的時間,耗資一萬四千多兩銀錢才建成。洛陽橋原長1200米,寬5米,橋墩四十六座,兩側有500個石雕扶攔28尊石獅,兼有7亭9塔點綴其間,武士造像分立兩端,橋的南北兩側種植松樹七百棵。我們身后的這棵松樹就是當年遺留下來的,已經有900多年的歷史。
當年主持修建洛陽橋者為泉州郡守(太守)蔡襄。相傳蔡襄為天上文曲星下凡,他自幼聰明博學,十八歲高中狀元,遂本朝為官,但他從小受其母教誨,為官后要為郡人修橋,為民解難。所以他在朝庭不久便申請回本府為官,為泉郡守(知府)。他回到泉州后為洛陽江水深浪大,難造橋基而日夜發愁。一天他突然夢見觀音大士指點他派人向海龍王求助。蔡襄一覺醒來十分驚奇,便給海神寫一封求助公文,問手下衙吏:“誰人下得海?!币粋€衙吏隨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來此人姓夏得海,誤以為老爺叫他,隨口應答。于是派他前往海神處投遞公文。夏得海知道此去必無回,便告別了妻子,買了一壺酒喝得大醉臥在海灘上,想讓潮水卷走了事,哪知一覺醒來,黃色的公文袋變成了紅色公文袋,于是連忙回來交給蔡襄,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一個“醋”字。蔡襄冥思苦想,終于領悟了海龍王的啟示,當月甘一日酉時動工,果然此時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漲潮,橋基終于順利砌成。但是由于當時資金有限,橋的高度不夠,每逢洪水,橋面經常被淹沒。所以后來又傳說泉州郡人大富商李五,為此橋出資增高三尺。李五為泉州大富商,由于他生活的奢侈和揮霍,被小人誣告,無故被抓往京城問罪。當他的囚車過洛陽橋時,水已淹沒路面,他很艱難地過了橋,因此他對天發誓,要是他能平安無事回鄉,一定出資將洛陽橋增高三尺。果然,三年后他順利回家,因此就出資將橋增高了三尺。當然我們現在看到的洛陽橋已經是經過修葺的,最后一次修葺是1938年,蔡挺楷帶領十九路軍路過泉州時修建的。
泉州 在福建,據說宋代著名書法家蔡襄中狀元時出資建造的,民間有蔡狀元造洛陽橋的傳說
洛陽橋為什么和洛陽沒有關系
有關系,根據有關資料記載,唐朝初年,由于社會動蕩不安,時有戰爭爆發,中原專人大量南遷。遷到泉屬州及閩南一帶的多數為河南和洛水一帶的人士,他們來到泉州,看到這里的山川地勢很像古都洛陽,就把這個地方也取名為洛陽,此橋便因此得名
如果是語文導學上的話這個答案絕對正確我抄答案哦(*^__^*)
樓主來,其實是又關系的,不光這座橋和源洛陽有關系,你在泉州還會發現很多與洛陽有關的元素,甚至泉州這座城市都是和洛陽有著千絲萬縷你的聯系的,唐朝的是時候中原不穩定,時常發生戰爭,大批中原人遷居到這里,修了這座橋,又注意到這里的河川分布和家鄉洛陽相似,處于隊家鄉的思念,就命名為洛陽橋了。 最佳哦
個
福建省的洛陽橋和河南洛陽的關系
福建省的洛陽橋和河南洛陽一點關系都沒有嗎呵呵,有關系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帶居住著夷民主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回年,由于社會動蕩答不安,時有戰爭爆發,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遷,遷到泉州及閩南一帶的多數為河洛一帶的人士,現在泉州乃至整個閩南地區所用的語系稱為河洛語,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閩南語,這些中原人士,他們帶來了中原先進、發達的農業技術和經驗,引導當地人們開墾、發展,他們來到了泉州,看到這里的山川地勢很象古都洛陽,就把這個地方也取名為洛陽,此橋也因此而命名。
泉州洛陽橋又稱萬安橋,是古代橋梁建筑的杰作。位于福建泉州東北洛陽江上,宋皇佑五年(1053年)興建,嘉佑四年(1059年)建成。歷時六年。橋長八百三十四米,寬七米,有橋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塊砌成。結構堅固,造型美觀,具有極高的橋梁工程技術和藝術水平,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陽橋,又稱萬安橋,在市區東北郊洛陽江入海處,該橋是舉世聞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橋,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泉州洛陽橋因建橋處海潮洶涌,江寬流急,建橋工程非常艱巨。為此,采用了一種新型建橋方法,即在江底隨橋的中線鋪滿大石頭,筑起一條二十多米寬,二里長的水下長堤。然后在石堤上用條石橫直壘砌橋墩,成為現代橋梁工程中"筏形基礎"的先驅。這種技術,直到十九世紀,歐洲人才開始采用。
為了使橋墩更為牢固,巧妙地利用繁殖"礪房"的方法,來聯結膠固石塊。這種用生物加固橋梁方法,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當時,大橋建成后,橋上還裝飾有許多精美的石獅子、石塔、石亭,橋兩端立有石刻人像守護。
洛陽橋的修建成功,轟動了泉州遠近,引起當地造橋熱潮,先后造了十大石橋,其中建在晉江上的安平橋,規模更是宏偉。泉州洛陽橋
洛陽橋是當時泉州郡守宋代大書法家蔡襄倡導興建的,他撰寫的《萬安橋記》碑刻,是書法珍品,為歷代書法家珍視,現保存在橋頭蔡忠惠公祠內。
"萬歷三十五年秋地震,橋圮,大石橋折入于海,橋北故址塌南四尺奇。余乃采石從海底結趾二十三,葺舊三十五,整補扶欄五百,增兩翼鎮風塔各一,折梁重易,關摟亭榭一新。"
中國第一座海灣大石橋洛陽橋(原名萬安橋),素有"海內第一橋"之譽,是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構橋,在中國橋梁史上與趙州橋齊名,有"南洛陽,北趙州"之稱,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稱之為"中國古代橋梁的狀元"。世界著名科技史專家李約瑟也對它做了很高的評價。千百年來,一提起洛陽橋備受贊頌的是北宋一代名臣蔡襄,其實建造洛陽橋的實際主持人卻是盧錫。
盧錫,生卒年不詳,峰尾盧厝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盧錫在涂嶺虎巖寺受教于其父盧仁,與他一起讀書的還有他的外甥蔡襄。史志載盧錫"以處士終,生平好義,濟人利物"。他一生最大的貢獻是主持建造洛陽橋。
古萬安渡,在泉州城北的惠安、晉江交界處的洛陽江,是官紳商旅南來北上的必經之處。因洛陽江波濤洶涌,江流湍急,時人形容此江為"水闊五里,深不可址"(《泊宅篇》),并說"用四兩紗線,系石下墜,沉入江中,尚未能測其深淺"。自晚唐始,泉州已成為中國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北宋時泉州灣港口帆檣林立,百舸爭流,中外商賈云集于此。萬安渡給福建經濟、文化的交流造成極大障礙,建橋成為十分緊迫的任務。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四月,盧錫等人帶頭籌建,到嘉佑四年十二月辛末(1060年1月16日)完工,前后花費六年多時間,耗資1400萬錢,這些錢都是由盧錫等人募捐集資而來,沒動國庫分文。更為重要的是,蔡襄、盧錫等人集思廣益,科學地解決橋梁建筑及固基問題。他們先在江底沿著橋梁中線拋下大量的大石塊,形成一條橫跨江底的矮石堤,作為橋墩的基址,然后用一排橫、一排直的條石筑橋墩,橋墩雙頭尖,中間大,有如船形,它可經受上游的江流和下游的海潮的交互沖擊。最上排的交接處,刻有凹形的榫,上置生鐵以連結排石。墩兩端中部稍向外彎,最上面的兩層條石則向左右挑出,使墩面加寬,以減少石梁板的跨度。這種石基的開創,是建橋史上的重大突破,現代稱之為筏型基礎。其植蠣、減緩水流以助固基等科技創新方法也為人們贊嘆,閩南一帶宋代所造的石橋,大多仿造這種做法。
洛陽橋建成后,"渡實去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向來行人視為危途之洛陽江,自是一橋飛架,南北暢通。行人凌波而過,如履康莊。它對福建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起了極大推動作用。橋建成時,身為泉州知府的蔡襄為之"合樂宴飲而落之",在蔡襄撰寫的名傳中外的《萬安橋記》中,赫然記載職其事者第一人即是盧錫。后人感念盧錫等造橋功臣之德,曾樹大理石碑于洛陽橋南蔡襄祠中,上鐫盧錫等人芳名。
盧錫不入仕途,卻熱心社會公益事業,造福地方,澤被后代,堪可流芳千古。
相關推薦:
不移民就離婚(辦理移民的過程中可以離婚嗎)
酒后駕車有哪些危害(酒后駕車對交通安全的危害)
行政拘留怎么保釋出來(行政拘留怎么保釋出來)
司法鑒定造假怎么辦(司法鑒定造假怎么辦)
火災事故賠償(最新國家火災事故賠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