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第38條辭職賠償標準
根據勞動法第38條的規定,辭職賠償標準如下:
1. 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用人單位應支付一個月工資的雙倍賠償。
2. 工作年限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賠償。
3. 工作年限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個月計算賠償。
辭職報告提交后,勞動者可以在一個月后離職。在此期間,用人單位應結清工資并辦理離職手續。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在試用期內,勞動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遞交辭職報告后,勞動者可以離職的情況包括:
1. 試用期內離職:員工提前三天以書面形式提交離職申請,三天后可辦理離職手續。
2. 試用期外離職:員工提前一個月以書面形式提交離職申請,一個月后可辦理離職手續。
解除勞動關系應當履行的程序包括:
1. 遞交解除申請書。
2. 填寫解除勞動合同審批表并報主管審批。
3. 通知所在部門及職工辦理工作交接并交回工具設備等。
4. 有關部門與職工辦理結算工資福利和其他未了事宜等。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工傷辭職與不辭職賠償一樣嗎
工傷辭職與不辭職賠償不一樣。
工傷辭職后的賠償包括以下幾項:
1.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相當于7個月本人工資;
2. 住院伙食補助費,根據實際發票確定;
3. 一次性醫療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4. 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
標準由各地人民政府規定。不辭職的工傷賠償可能包括醫療費用、康復費用、誤工費等,需根據當地政策和勞動合同條款確定。工傷辭職與不辭職的賠償內容和金額可能會有差異。
工傷賠償的計算方式:
1、工傷保險待遇的組成:包括醫療費用、休養費、康復費用、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等;
2、工傷認定程序:首先要進行工傷認定,由勞動者所在單位或者勞動者本人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申請;
3、傷殘等級的判定:根據勞動者的傷殘情況,由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進行傷殘等級的鑒定;
4、賠償金額的計算:根據傷殘等級和相關法律規定,結合勞動者的工資水平、工作年限等因素計算賠償金額;
5、賠償方式的選擇:勞動者可以選擇一次性賠償或者按月領取傷殘津貼的方式進行賠償。
綜上所述,工傷辭職后的賠償主要包括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住院伙食補助費、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及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而不辭職的工傷賠償可能涵蓋醫療費、康復費、誤工費等,具體標準由地方政府規定,兩種情況下的賠償內容和金額存在差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八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一)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
(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
(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
(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
(九)勞動能力鑒定費。
第三十九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
(一)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
(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相關推薦:
辭職可以賠償多少(主動提出辭職可以申請補償嗎)
語言攻擊怎么賠償(受到語言攻擊怎么辦)
事故賠償時間(交通事故理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樹木砸傷行人賠償(路邊樹砸到人責任應由誰承擔)
賠償責任承擔主體(我國行政賠償責任主體包括哪些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