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買東西后悔了可以退嗎
實體店買東西后悔了可以退嗎在實體店買的東西不想要了可以退,但是需要符合可以退換貨的條件,比如說質量存在問題的,實體店買東西想退換店家不肯可以找消協(xié)的。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經營者應當在簽收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向消費者返還已支付的貨款。
一方面,消費者退回的商品應當完好。商品能夠保持原有品質、功能,包括商品本身、配件、商標標識、使用說明書等齊全的,視為商品完好。消費者基于查驗需要而打開商品包裝,或者為確認商品的品質、功能而進行合理的調試不影響商品的完好。
另一方面,經營者對能夠完全恢復到初始銷售狀態(tài)的無理由退貨商品,可以作為全新商品再次銷售;對不能夠完全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的無理由退貨商品再次銷售的,應當通過顯著的方式將商品的實際情況標注。
《產品質量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售出的產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
(一)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的;
(二)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產品標準的;
(三)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銷售者依照前款規(guī)定負責修理、更換、退貨、賠償損失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產品的其他銷售者(以下簡稱供貨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
在當代的社會,很多人現(xiàn)在都是從網絡上購買商品,一般網絡購買商品都是屬于可以七天無理由退換的,這也就意味著即使質量沒有問題也是可以退換的,但是在實體店一般是不支持無理由退換的,只有當質量存在問題才能支持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消費者協(xié)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
(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強制性標準
(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jiān)督、檢查
(四)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并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托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
(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
(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xié)會履行職責應當予以必要的經費等支持。
消費者協(xié)會應當認真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監(jiān)督。
12315投訴店家以后會有什么后果
法律分析:(一)商家侵犯消費者權益,消費者到12315投訴后,消協(xié)(12315是消協(xié)的電話)會來組織商家去協(xié)商解決。若商家與消費者協(xié)商不好,消協(xié)會將此事報給工商行政管理;
其實,12315只是工商局內設的消費者申訴處理機構,也就是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處理消費者的申訴,一般只做調解處理,不會作任何處罰。
(二)商家被投訴侵犯消費者權益,工商行政管理會對商家的行為進行調查,并依據調查結果對商家(企業(yè)、商戶)進行行政處罰。包括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業(yè)等等;
(三)如果商家侵犯消費者權益,消費者可能會到法院向商家(企業(yè)、商戶)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商家各項賠償。
當然,如果商家的行為違反了相關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guī),在調解的同時或之后,12315也會轉給工商局的其他內設(派出)機構進行處罰,不過這種例外很少。
12315也會受理消費者的舉報,但實施處理的依然不是12315。同時,12315是消費者協(xié)會,本身不是行政單位,沒有行政處罰權。
它主要是一個輿論監(jiān)督的作用,“12315”熱線要滿足某些情形才可以受理,如果無法解決,12315會提供給您解決思路,而且12315電話直接打到市里邊,然后再分到各個區(qū),您可以繼續(xù)撥打12315,提出無法得到滿意的解決方案,請求再次協(xié)助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shù)模芤嫒藨斀o予適當補償。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不退錢打什么電話投訴?
可以到電話給消協(xié):12315。或者是打電話給當?shù)氐墓ど坦芾聿块T也是可以的,在遇見問題的時候可以先協(xié)商,協(xié)商不成在打電話。
消費者的權益包括以下:
1、知情權。是指消費者所享有的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知悉的情況具體包括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guī)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后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guī)格、費用。
2、自由選擇權。即消費者自主選擇商品服務的權利。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對商品的品種、服務及其提供者應有充分選手的余地;二是對于選擇商品、服務及其提供者應有自由選擇的權利而不受強制。
3、安全權。即消費者享有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4、公平交易的權利。是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時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準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
5、求償權。是指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時有要求經營者依法予以賠償?shù)臋嗬?br />6、參與和監(jiān)督的權利。即時消費者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jiān)督的權利。
7、接受消費教育的權利。即消費者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一般情況下消費者的利益往往是受到侵害的,只有消費者的利益得到保護,市場經濟才能健康發(fā)展,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guī)定,消費者購買東西被坑的,可以到消委會投訴或者到工商管理部門投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fā)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xié)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xié)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xié)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相關推薦:
人身傷害賠償文件(民法典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2022)
貨幣賠償標準規(guī)定(房屋拆遷給予貨幣補償?shù)臉藴适鞘裁?
燒傷毀容怎么賠償(小孩子燒傷殘疾賠償金怎么算了)
死亡賠償計算法規(guī)(意外死亡賠償金最新標準)
店家不賠償找消協(xié)(如何讓商家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