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期間吃飯怎么處理
拘留所吃飯由國家供給。是到食堂排隊打飯的,吃完后統一收回餐具。如果想要改善生活吃一些別的東西,就需要交錢購買了。看守所里的飯菜一般都比較固定,每天變化不大,而且跟當地的經濟條件有關。如果是南方,早飯一般是白米飯和榨菜青菜,北方大多是饅頭咸菜。只能說管飽的程度。
對于拘留所來說,并不是像是家里那樣的散漫,而是應該遵守所里的一言一行,并且這也關系到自己的拘留時間,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并且按時的去排隊吃飯,不要給他們增添任何的麻煩。
雖然拘留所的食物并不是很好吃,但是比起外面的那些食物來說,可以保證食物的健康,而且如果說你在拘留所因為飲食出事了的話,還會給拘留所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所以他們就想杜絕這樣的一種情況發生,來嚴格的去執行一些規章制度。
拘留所里面羈押的犯人,一天三頓正常吃飯是免費的,不要錢被拘留人不用交生活費的,由政府經費承擔。
拘留,是指扣留,拘禁。一般分為三種,分別是刑事拘留、行政拘留以及民事拘留。其中刑事拘留是刑事訴訟中的一種強制措施;行政拘留屬于治安行政處罰;民事拘留屬于司法行政性質的處理,是民事訴訟中的一種強制措施。
法律依據
《拘留所條例》
第三條 拘留所應當依法保障被拘留人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權益,不得侮辱、體罰、虐待被拘留人或者指使、縱容他人侮辱、體罰、虐待被拘留人。
被拘留人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拘留所的管理規定,服從管理,接受教育。
第十七條 拘留所應當按照規定的標準為被拘留人提供飲食,并尊重被拘留人的民族飲食習慣。
拘留所里面的生活是怎么樣的?
1. 被拘留的生活質量顯然會受到限制,因為違反法律的人須承擔相應的后果。在這環境下,個人的自由受到極大限制,無法與家中相比。
2. 拘留所內的飲食嚴格按照時間表供應,過了用餐時間就不再提供食物。食物以素菜為主,肉食難得一見。
3. 住宿條件相對簡陋,通常為多人間,每間宿舍設有舍長負責日常管理和紀律。宿舍內的基本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盡管比不上家里的舒適。
4. 除了吃飯和睡覺時間,被拘留者必須參加思想教育課程,學習法律知識,以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改正。
5. 拘留所是公安機關依法暫時拘禁嫌疑犯或犯罪者的場所。刑事拘留是針對那些需要立即逮捕以防止其逃避法律制裁的人的一種措施。
6. 拘留時,警方必須出示拘留證,并確保被拘留人在拘留證上簽字或蓋章確認。
7. 除非特殊情況,拘留機關應在24小時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單位其被拘留的原因和地點。
8. 被拘留者在拘留后的24小時內應接受訊問,以確保其權利得到適當尊重,并依法進行必要的偵查工作。
在看守所的生活是怎樣的?
看守所是羈押依法被刑事拘留、逮捕人犯的機關,涉嫌刑事犯罪的人一旦被刑事拘留或逮捕,就會被偵查機關送去看守所羈押。看守所里生活日程安排嚴格,有固定的起居時間,會組織學習監規、法律法規。一日生活具體如下:
06:30—07:00:起床、整理內務、洗漱;
07:00—07:30:吃早餐;
07:30—08:00:打掃衛生;
08:00—11:30:學習時間(不能聊天,可以看書)、放風(從倉室來到放風區運動);
11:30—12:00:吃午飯;
12:00—14:00:午休;
14:00—17:30:學習時間、放風;
17:30—18:00:吃晚餐;
18:00—19:00:自由活動;
19:00—20:00:觀看電視新聞;
20:00—22:00:點名、洗漱;
22:00:熄燈睡覺(睡覺時每個倉室會安排人犯犯輪流值夜班)。
新收押人員會在過渡倉室進行過渡管理,集中學習看守所里的各種規章制度,被批準逮捕或學習一定天數后,會被分配到“逮捕倉”,與其他已接受過培訓的人關押在一起。被判刑后,會被轉移至“已決倉”等待釋放或送監獄服刑。
看守所伙食以政府財政負擔,以清淡為主,提供早餐、午餐、晚餐,節假日會提供加肉菜。在押人員可用家屬送錢購買改善伙食。飲食清淡、禁煙禁酒有利于健康,不少人在看守所待了一段時間體重回到合理范圍,“三高”也消失了。
在押人員居住在看守所的倉室中,床和廁所都在倉室里。倉室較為緊湊,空間相對較小,部分看守所配備空調和熱水淋浴,但更多看守所沒有這些設施。
看守所允許在押人員進行一定休閑活動,有放風時間、自由活動時間及觀看電視時間。放風時可活動,自由活動時間可看書、下棋、聊天,談論案情或交流心得,十分熱鬧。每天有固定的觀看電視時間,播放新聞,春節時播放央視春晚。
看守所內有醫務室和醫務人員,定期進行醫療巡視,及時排查生病在押人員并給予治療。緊急情況下,會安排病人到指定醫院就醫,醫療費由病人自行承擔,若無力支付,看守所會先行支付。
談話教育是管教民警的工作職責之一,包括入所24小時談話、調監談話、訴訟階段變化談話、接判決談話、出所談話等,解決在押人員在不同階段可能產生的心理、情緒問題。學習時間里,每個在押人員要按照要求坐好,學習監規、法律法規,學習內容有《在押人員學習手冊》、《刑法》、《刑事訴訟法》等。
在看守所生活不會受欺負,每個角落都有電子監控系統,防止出現“牢頭獄霸”。在押人員不需要參加勞動,只需要參加學習。家屬每月可給在押人員存錢用于消費,存錢金額各地規定不同,書籍、眼鏡、衣服被子能否轉送,看守所規定各不相同,家屬和在押人員可以寫信,但信件需經管教民警審查。
看守所的拘押人員是怎樣吃飯的?
無論是行政拘留還是刑事拘留,只要進了看守所,不論拘押的時間多長,都面臨吃飯問題。很久以前,被拘押的人員是要讓家屬送飯的。現在則是家屬連見一面都困難,更別說送飯了。拘留所已經發展到包吃包住的局面了。
看守所的拘押人員是怎樣吃飯的
進了拘留所,經過體檢,剃光頭,換衣服等程序之后,會領個小凳子,兩個塑料碗、塑料飯勺、毛巾、塑料杯、牙刷牙膏等基本生活物資。然后被帶入指定的監舍里。有的看守所管兩餐飯,有的管三餐飯。現在應該是統一管三餐飯了。
一般是早上七點吃早餐。吃早餐之前,大通鋪上的被褥等已經收拾到衣柜里。犯人們排成兩隊,面對面坐在床板上,面前放著自己的碗、勺子。監舍門邊的小窗口開啟之后,所有人將碗依次傳遞到窗口前。有指定的同監舍人員再逐一從窗口上給每個人接進來從監舍外遞過來的飯菜。一般規律是先打飯,再打菜。幾分鐘就會把飯菜放在每個人的面前。
再然后監舍管理會巡視一遍,例行公事般咬喝:所有人都拿到飯菜了沒有?所有犯人們異口同聲回答:都有了。監舍管理員下令:開始吃飯。然后所有人才開始吃飯。中餐、晚餐的程序是一樣的。吃完之后按照分工,有專門收拾碗筷洗碗的。有拿毛巾擦拭床板、放回整理好的被褥的。多余的人員站在一邊看。
一切食物均按人均分配(相對公平)與個人的食量無關。主食(窩頭)一般早餐為三兩一個,午餐半斤,晚餐四兩。副食多以菜湯或咸菜為主(少油)。用餐完畢則面向墻壁進行反思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以此類推度過煎熬的每一天直到接到法院的判決書。從此告別“看守所”投入到監獄進行勞動與思想改造。從此開啟“磨去棱角度明日,強制之中度天天”的改造生涯。
總之在里面吃一般還是可以吃的飽的,但是吃的好不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在里面沒有親人上賬的話,那苦日子還是確實非常難熬的,即使有親人上賬,每天吃的也都是那幾樣,畢竟如果進了看守所在里面呆的時間短的幾個月,呆的長的一年多甚至幾年,每天都重復著吃這些東西也一樣是會膩,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在里面失去自由的感受才是最難熬的,所以大家切莫去體會這種生活,不管是吃的好與不好,外面的白菜也比里面的大魚大肉要香。
相關推薦:
刑事拘留有吃的嗎(刑事拘留吃什么)
刑事訴訟庭審順序(刑事案件一審庭審流程詳解)
經濟刑事報案流程(經偵大隊報案流程)
刑事訴訟證據最新(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有哪些)
如何寫刑事控告狀(刑事律師教你寫控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