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案后發現是誤會可以撤案嗎
法律分析:刑事案件當事人撤不了,如果有錯誤,公安機關可以撤。
法律依據:《公安機關解決刑事案件流程限定》 第三條 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基本職權,是依照法律對刑事案件立案、偵查、預審;
決定、執行強制措施;
對依法不追究刑事職責的不予立案,已經追究的撤銷案件;
對偵查終結應當訴訟的案件,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對不夠刑事處罰的犯罪嫌疑人需要行政處置的,依法予以處置或者移送有關部門;
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余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代為執行刑罰;
執行拘役、掠奪政治權利、驅逐出境。
派出所立案后可以撤案嗎
1. 法律分析:在派出所立案之后,若符合特定情形,案件是可以被撤案的。這些情形包括: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被視為犯罪;犯罪已超出法律規定的追訴時效期限;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赦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以及其他不應追究責任的情況。
2. 報案指南:當群眾遭受不法侵害或發現犯罪線索時,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報案時,需攜帶個人身份證件和相關線索材料。一般情況下,公安機關會要求報案人填寫報案材料或詢問筆錄,并進行接報案登記,同時接受證據材料。
3. 報案回執:接受報警資料后,公安機關根據法律規定應出具報案回執,以示確認。報案人在報警時,應如實提供情況,以協助警方對案件進行準確判斷。案件的具體性質、是否立案和偵查等,由公安機關來決定。
4.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6條規定,在一定情況下,不應追究刑事責任,包括情節顯著輕微、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特赦令免刑、未告訴或撤回告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等。
5. 偵查過程中的撤案:在偵查過程中,如果發現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應當撤銷案件。若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則應立即釋放,并發給釋放證明,通知原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
6. 報案立案流程:受害人應攜帶相關線索到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審查后,若有犯罪事實且需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其管轄范圍,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將予以立案。若認為沒有犯罪事實,經批準后不予立案。
報案以后還能撤案嗎?
報案撤銷與否取決于多種因素。
刑事案件中,報案者的撤銷權相對受限。
如針對公訴案件,一旦公安機關確認犯罪事實且撤銷無需追責,方可由報案者決定;
然而,自訴民事案件例如侮辱、誹謗等輕微罪行,訴訟與取消皆由受害人掌握。
至于治安違法案件,若情節較輕且雙方已解決問題,報案者可向公安機關請求撤銷案件。
綜上所述,報案撤銷需依據不同案件的性質、嚴重程度等各方面要素進行判斷。
相關推薦:
刑事補充證據清單(刑事訴訟證據清單模板是怎樣的)
醉酒駕車刑事處罰(醉駕的刑事處罰)
逃逸就算刑事了嗎(小事故逃逸算刑事案件嗎)
刑事案什么是主犯(主犯和從犯在刑事案件中如何區分)
刑事不捕復議期限(公安機關對檢察院不批捕可以復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