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判決書生效時間10天如何算的
刑事判決書生效時間10天是從當事人收到一審判決書的第二天起計算十天,十日后未上訴、抗訴的,判決書生效。如果是二審的刑事案件,二審法院裁定維持原判或依法改判的,自裁定或判決送達之日起生效,不再有上訴、抗訴期的限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九條 判決和裁定在發生法律效力后執行。
下列判決和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已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抗訴的判決和裁定;
終審的判決和裁定;
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的判決和高級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判決。
刑事判決如何執行
刑事判決執行的依據主要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一旦判決或裁定生效,便具備強制執行力。執行的依據包括以下幾點:
1. 已過法定期限未上訴或抗訴的判決和裁定。
2. 經終審的判決和裁定。
3. 高級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判決和裁定。
4. 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以及法定刑以下處刑的判決和裁定。
5. 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特殊情況不受執行刑期限制的假釋裁定。
根據判決執行對象的不同,責任機構也有所區別。無罪、免除刑罰、罰金和沒收財產以及死刑立即執行的判決,由人民法院執行。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判決,則由監獄執行。未成年犯管教所負責對未成年犯的判決執行。公安機關負責有期徒刑緩刑、拘役緩刑、管制、剝奪政治權利、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和余刑不足一年的執行。
所有這些執行依據和責任機構的安排,都是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九條的規定。該條明確指出,判決和裁定在發生法律效力后即開始執行。具有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包括:
1. 已過法定期限未提出上訴或抗訴的判決和裁定。
2. 最終審定的判決和裁定。
3. 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判決及高級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判決。
這些規定確保了刑事判決的有效執行,維護了法律的公正與權威。通過明確的執行依據和責任分配,確保了各類判決能夠得到及時、公正、有效地執行,為社會公平正義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刑事判決書何時生效
刑事判決書的生效時間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判斷。首先,若是一審判決送達后,在法定的上訴期內未上訴且檢察院未抗訴的,則判決在到期后生效。上訴期限內,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書狀或口頭向上一級法院提出上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八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如認為本級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有誤,應向上級法院提出抗訴。
其次,二審判決送達后立即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指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收到一審判決書后的五日內有權請求抗訴,人民檢察院須在收到請求后五日內決定是否抗訴并答復請求人。
綜上,刑事判決書的生效時間關鍵在于是否在法定期限內提出上訴或抗訴。若未提出或未通過上級法院的最終裁定,則判決將按照法律流程生效。
相關推薦:
民案涉及刑事犯罪(民事案件審理中發現刑事案件)
刑事判決如何生效(刑事判決生效時間如何計算)
刑事庭審過程包括(刑事法庭庭審流程)
刑事拘留取保條件(刑事拘留期間能否申請取保候審)
刑事訴訟偵查機關(刑事案件的偵查由什么機關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