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上班期間中暑了算不算工傷?
工人在上班期間中暑了是屬于工傷的;一般只要在工作的時間,工作的范圍之內所受到的傷都可以申請工傷的待遇;同時在申請賠償的時候就一定要得到工傷部門的認定才能進行辦理。
一、工人到上班期間中暑了算不算工傷?
屬于工傷。因為是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因為工作原因而受傷。
根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二、申請認定工傷應提交以下證明材料:
1.《工傷認定申請書》;
2.指定醫院或醫療機構初次治療工傷的診斷書和職業病診斷證明;
3.企業的工傷報告,屬于統計范圍的因工傷亡事故,提交安全監察部門的結案批復;
4.工傷職工的身份證明及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
5.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1)屬于交通事故,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裁決書或相關的處理證明;
(2)屬于因工外出期間失蹤的,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裁定書;
(3)屬于因工作緊張突發疾病的,提交企業出具的工作緊張的證明材料。
(4)屬于因工因戰致殘的復員轉業軍人到企業工作后舊傷復發的,提交《傷殘軍人證》及醫院的舊傷復發診斷證明;
(5)屬于從事搶險、救災、救人等維護國國和社會和公眾利益的活動的,應有企業或者縣級政府民政部門、公安部門出具的證明;
(6)其他特殊情況,提交認定工傷所需的證明材料。
6.企業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企業勞動(人事)部門介紹信、辦理人身份證明。
企業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時應填寫《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登記表》
個人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時,免去提交第3項證明材料。
親屬代表工傷職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應同時提交工傷職工委托證明、親屬關系證明。
企業工會組織代表工傷職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應同時提交企業工會介紹信、辦理人身份證明。
綜合上面所說的,工人如果在工作的時候受到了傷,一般情況會被認定為工傷,但如果是因為個人的原因而發生的傷情那么就不屬于工傷的范圍之內,所以,在發生傷情之后一定要及時的認定,這樣才能保障勞動者可以依法的享受到該有的待遇。
在工地做工中暑是不是工傷?
國家明文規定,高溫中暑算工傷。(如果只是休息一會兒就好的不算工傷)
2004年4月衛生部、勞動保障部聯合印發《職業病目錄》,明確將高溫作業過程中的中暑收錄為因物理因素所致的職業病。而《工傷保險條例》規定,患有職業病的可認定為工傷,因此在高溫環境下勞動引發的中暑應該屬于工傷。
由此可見,嚴重中暑是屬于工傷范疇,另外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從事勞動可享有高溫津貼、高溫工作條件及保障等合法權益,如果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可向勞動部門提起仲裁,不服仲裁的情況可向法院提起訴訟。
老人干農活中暑離世雇主判賠30萬!
鄒某、鄒某香系夫妻關系,兩人承包了約300畝農田,二人雇請同村的67歲老人羅某去其水田里扯秧和挑秧,而羅某在挑運秧苗過程中中暑倒入田中死亡。雙方對羅某系因中暑死亡無異議,鄒某、鄒某香向羅某家屬支付了4萬元后拒絕再賠付。于是羅某的家屬起訴至法院。
本案雙方構成勞務關系,根據《民法典》規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事發時羅某已67周歲,當日屬于高溫紅色預警天氣,羅某沒有考慮自身因素,也沒有聽從雇主提醒休息,對于自己的死亡應該承擔部分責任。而雇主未充分考慮羅某年齡較大不宜持續在外勞動亦未采取有效防暑措施,未盡到注意義務,存在重大過錯,因此應承擔55%的主要責任。于是法院依法判決鄒某、鄒某香賠償羅某家屬各項損失30萬余元。
雇員戶外中暑死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保險責任?
戶外勞動者因工作原因受傷乃至死亡,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雇主責任險時,工作的時間、地點、原因等問題是審理的重點。工作時間不僅限于實際工作時間,還包含準備和結算工作時間、雇員自然需要中斷的時間、停工待活等法定非勞動消耗時間。就戶外勞動者而言,為規避夏季高溫,錯峰作業,適當延長午休時間是保護勞動者的必然要求,午休時間屬于工作時間范疇。戶外露天施工的勞動者所處工作環境大多無遮蔽物,遭遇極端天氣就近找地方暫避是本能,不應對其苛責。本案中將午休納涼地認定為工作地點,是工作地點的合理延伸。對于因工作導致的傷害,要綜合傷害成因、工作性質以及因果關系進行判斷認定。
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雇主)應當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適當增加高溫工作環境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等措施。如因未依法提供防暑降溫措施導致勞動者傷亡的,應當承擔相應責任。勞動者自身也要做好防暑降溫措施,工作中若有中暑癥狀,應及時就醫。
相關推薦:
侵權之訴賠償(侵權起訴一般賠償標準)
立案訴訟服務(網上立案起訴流程)
假藥賠償依據(醫院對假藥致死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申請分期賠償(離職賠償金分期給)
被動走私刑事(容留他人吸毒判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