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與拘役的區別所在
區別二者可歸納如下:
1. 拘留含括司法、刑事和行政等三類別,獨拘役屬獨立刑罰;
2. 己為刑法懲治手段之一的拘役,針對犯罪輕微者;
刑事拘留則對涉案已觸犯法律或涉嫌犯罪行為的嫌疑人及可能造成社會危害者適用;
3. 拘役期限通常較長,刑事拘留的期限則根據具體案情設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十二條
拘役的期限,為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拘役與拘留有什么區別
拘留和拘役只有一字之差,他們的區別有是什么哪?
網友咨詢:
拘役與拘留有什么區別
律師解答:
拘役與拘留的區別為:
1、性質不同。拘役是刑罰;刑事拘留是刑事訴訟中的一種強制措施;行政拘留屬于治安行政處罰。
2、適用的對象不同。根據刑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拘役適用于犯罪分子;刑事拘留適用于《刑事訴訟法》第82條規定的七種情形之一的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行政拘留適用于違反治安管制,尚未達到犯罪程度的行為人。
3、適用的機關不同。拘役和民事拘留均由法院適用,而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則由公安機關適用依據的法律不同。拘役的適用以刑法為依據;刑事拘留的適用以刑事訴訟法和逮捕拘留條例為依據;行政拘留的適用以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為依據。
4、期限不同。拘役的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刑事拘留的期限最多延長至30日;行政拘留的期限為1日以上15日以下。
律師補充:
拘役有以下條件:
1、犯罪的客觀危害程度較輕,只需要處以短期剝奪人身自由的刑罰;
2、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較小,只需要以短期關押,就可以達到教育改造罪犯的目的。
拘留的條件具體如下:
1、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2、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3、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4、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法律法規】:
《刑法》第三十三條 主刑的種類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無期徒刑;
(五)死刑。
第四十二條 拘役的期限,為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
第四十三條 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就近執行。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 公安機關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四)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拘留和拘役有何區別
【法律分析】:刑拘和拘役的區別:1、性質不同。拘役是刑罰方法;刑事拘留是刑事訴訟中的一種強制措施;行政拘留屬于治安行政處罰;民事拘留屬于司法行政性質的處理,是民事訴訟中的-種強制措施。2、適用的對象不同。拘役適用于犯罪分子;刑事拘留適用于相關法律規定的七種情形之一的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行政拘留適用于違反治安管理,尚未達到犯罪程度的行為人;民事拘留適用于具有相關法律規定的六種行為之一,但僅不構成犯罪的民事訴訟參與人或其他人。3、適用的機關不同。拘役和民事拘留均由法院適用,而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則由公安機關適用依據的法律不同。拘役的適用以刑法為依據;刑事拘留的適用以刑事訴訟法為依據;行政拘留的適用以治安管理處罰法律為依據;民事拘留的適用以民事訴訟法為依據。4、期限不同。拘役的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刑事拘留的期限最多延長至30日;行政拘留的期限為1日以上15日以下:民事拘留的期限為15日以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八十二條 公安機關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四)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第二百六十四條 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的時候,應當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在判決生效后十日以內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對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依法將該罪犯送交監獄執行刑罰。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余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對被判處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對未成年犯應當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執行刑罰。執行機關應當將罪犯及時收押,并且通知罪犯家屬。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執行期滿,應當由執行機關發給釋放證明書。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拘留與拘役的區別與聯系
法律分析:拘留與拘役的區別與聯系:1、性質不同。2、適用的對象不同。3、適用的機關不同。4、適用依據的法律不同。5、期限不同。二者都是短期剝奪自由的強制方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公安機關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四)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相關推薦:
挖機誤工賠償(挖掘機誤工費有哪些計算標準)
同案犯沒抓到能取保嗎(同案犯沒抓到能取保嗎)
取保候審后可能無罪嗎(取保候審有沒有無罪的釋放的可能)
看看車禍賠償(出車禍后如何處理賠償)
辭退親屬賠償(60歲辭退賠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