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一審流程主要是什么
刑事訴訟一審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對公訴案件的審查:
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案件時,必須查明犯罪事實、情節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以及犯罪性質和罪名的認定是否正確等。
開庭審判前的準備:
包括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等準備工作。
法庭審判:
正式開庭審理案件,標志著審判活動的開始。
法庭調查:
在審判人員主持下,控辯雙方通過向被告人發問、證人作證、出示證據等方式,查明案件事實真相的訴訟活動。
法庭辯論:
控辯雙方在審判長的主持下,依據法庭調查中已經調查的證據和有關法律規定,對案件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等問題進行互相發問、反駁和論證的訴訟活動。
被告人最后陳述:
被告人就案件事實、證據、定罪、量刑等方面向法庭所作的最后一次陳述。
評議和宣判:
合議庭成員在庭審結束后,對案件進行評議,并作出判決。判決結果將在法庭上公開宣布。
以上就是刑事訴訟一審的主要流程。
刑事拘留的審查經過有哪些
就刑事拘留的審查過程而言,通常包含以下詳盡環節:
首先,若公安部門經過初步調查,確信被懷疑者涉及犯罪行為且有必要實施拘留措施時,他們將會起草一份拘留令;
其次,公安機關在執行拘留后的24小時之內,必須向被拘留人的家屬發出通知,除非在通知過程中出現困難或者此舉可能對案件的調查產生阻礙;緊接著,在執行拘留后的24小時內,公安機關需將被拘留者移交給看守所關押,并且在拘留后的第三天內向人民檢察院提交申請,請求批準逮捕;
最后,當人民檢察院收到公安機關提交的逮捕申請后,他們應該在七個工作日內做出是否批準逮捕的決定。若人民檢察院未能批準逮捕,那么公安機關應立即釋放被拘留者,但如需繼續展開偵查工作,則可選擇采取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等其他手段。
相關推薦:
食品投訴立案(食品投訴找哪個部門)
民事賠償假肢(假肢賠償期限到多少歲)
侵占私房立案(私房被侵占 哪些法律可受保護)
車禍賠償私了(車禍輕傷私了一般賠多少錢)
工亡賠償事件(工傷死亡認定標準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