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是什么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單位謀取利益,經單位決策機構或者負責人決定實施的,法律規定應當負刑事責任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以及社區組織等不在其中,我國刑法對單位犯罪是實行“雙罰制為主,單罰制為補充”的處罰原則。
網友咨詢:
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是什么?
律師解答:
1、對單位犯罪一般實行“兩罰”原則,在實行單罰的場合只處罰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宣告破產、合并的單位的犯罪的刑事責任的承擔
2、根據法律的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同時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這是我國刑法對單位犯罪比較普遍適用的處罰原則。由于單位犯罪的復雜性,其社會危害程度差別很大,一律適用雙罰制的原則,有時不能全面準確地體現罪行相適應的原則和對單位犯罪起到足夠的警戒作用。
律師補充:
單位犯罪的構成要件:
1、經單位全體成員或單位決策機構集體作出的決定,而不是單位中的某個人以個人名義擅自作出的決定;
2、非法所得歸單位所有。
【法律依據】
《刑法》
第三十一條 【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三十條 【單位負刑事責任的范圍】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是什么呢
針對單位犯罪行為,處罰原則主要分為雙罰制與單罰制兩種形式。
雙罰制即針對企業本身進行罰款處理,同時也對其旗下的主要領導人和相關責任人予以處罰;
而單罰制則僅對單位內的直接責任人承擔罰款,無需對企業進行懲罰。
在實際案例處理中,應依據現行法律法規進行判定并適用何種刑罰原則。
例如,在嚴重勞動安全事故案中,通常采取單罰制,僅罰直接責任人。
綜上所述,單位犯罪之懲處目的在于實現法律的警示及防范作用,維護社會公序良俗及正常經濟秩序。
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有哪些
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主要包含"雙罰制"和"單罰制"。"雙罰制"針對單位及其直接負責人,同時進行處罰。"單罰制"則只針對責任人進行處罰,而不涉及單位。在實際操作中,對單位犯罪行為,會首先對其判處罰金,然后再對單位的直接負責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刑罰。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既懲罰單位,又確保對具體責任人進行追責。同時,這種處罰原則能夠兼顧單位的利益,避免過重的處罰導致單位無法運營,影響到更多人的利益。
在具體案件中,"雙罰制"通常適用于犯罪行為對社會造成較大影響、單位及其負責人對犯罪行為負有共同責任的情況。而"單罰制"則適用于單位負責人在犯罪中起了主導作用,但單位并非直接犯罪主體,或者犯罪行為對社會的影響較小的情況。這種靈活的處罰原則,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達到懲罰犯罪、保護無辜、維護社會秩序的目的。
另外,根據相關法律,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也體現了對單位責任的明確劃分。在"雙罰制"下,單位和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要共同承擔刑事責任,這不僅確保了對犯罪行為的嚴格追究,也強調了單位內部責任的明確劃分和管理的必要性。這有助于提高單位的自律性和法律意識,從而預防和減少單位犯罪行為的發生。
綜上所述,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是以"雙罰制"為主,"單罰制"為輔,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這一原則不僅能夠有效懲罰犯罪行為,保護受害者的權益,還能夠促進單位內部責任的明確劃分,提高單位的自律性和法律意識,從而實現預防和減少單位犯罪行為的目的。
刑法對單位犯罪依據什么原則處罰
(一)單位犯罪的兩罰制:刑法對單位犯罪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采取兩罰制。
在兩罰制中,對單位是判處罰金,判處罰金采取無限額罰金制,即對罰金的數額未作規定。
(二)單位犯罪的單罰制:刑法在某些情況下規定了單位犯罪的單罰制,即只處罰自然人而不處罰單位。
例如《刑法》規定的私分國有資產罪中,只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記性處罰,而不處罰單位。
【法律依據】《刑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相關推薦:
酒駕肇事賠償(酒駕撞人的賠償標準)
抓錯人賠償嗎(抓錯人一天能賠償多少)
礦山病亡賠償(礦山傷亡事故賠償標準)
學生骨折賠償(小學生在校骨折補償的標準)
互毆怎樣賠償(互毆致雙方輕微傷 何方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