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故意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的區別
直接故意即已經預見到危害結果會發生,放任或追求其發生的;
間接故意是,預見到危害結果可能會發生,也可能不發生,對結果的發生持放任的態度。
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
過于自信的過失與間接故意有相似之處,二者都認識到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都不是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但二者卻是有區別的。從本質上說,間接故意所反映的是對社會關系的積極蔑視態度,過于自信的過失所反映的是對社會關系消極不保護的態度。這種本質上的差別,又是通過各自的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體現出來的。首先,間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過于自信的過失是“預見”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明知”比“預見”要具體、要全面。其次,間接故意是為了實現其他犯罪意圖或非犯罪意圖而實施行為,而根本不考慮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過于自信的過失之所以實施該行為,是因為考慮到可以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最后,間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的發生,結果的發生符合行為人的意志;過于自信的過失并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結果的發生違背行為人的意志。
簡述過于自信過失和間接故意的區別
意志因素不同、行為動機不同。
1、意志因素不同:過于自信的過失排斥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間接故意不排斥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2、行為動機不同:自信過失是犯罪主體對違法結果的錯誤判斷或者對其后果缺乏足夠認識,以致在正常情況下應當預見并避免的情況下繼續進行該行為,而間接故意是基于人的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導致違法結果,并且出于某種目的或者動機而繼續實施該行為。
相關推薦:
取保候審不傳訊可以嗎(取保候審期間可否不接受傳訊)
賠償違約責任(違約方應承擔何種違約責任)
能取保出來還會批捕嗎(公安取保是不是不報捕了)
取保候審一般能通過嗎(家屬申請取保候審通過幾率有多大)
取保候審可以上大學嗎(取保候審可以上大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