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能不能附帶民事訴訟
我一個案件犯罪嫌疑人以合同詐騙罪逮捕 公安已經移交檢察院 并說不能提出刑事附帶民事 請問我這個案件在開庭的時候能不能同刑事案件一起提出民事賠償 法院能否受理 不能受理我該怎么辦可以提起。合同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設定陷阱等手段騙取對方財產的行為。
咨詢實例:有一個案件犯罪嫌疑人,以合同詐騙罪被逮捕,公安已經移交檢察院,并說不能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請問這個案件在開庭的時候能不能同刑事案件一起提出民事賠償,法院能否受理,不能受理該怎么辦?
根據《刑訴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故合同詐騙案件可以刑事附帶民事。
刑事附帶民事的好處在于:
1、無須支付訴訟費用;
2、被告人家屬為獲取受害人諒解進而讓被告人從輕處理,一般會積極賠付并付款到位。
相關法律知識:
合同詐騙有以下表現形式:
一、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勾當
行騙者為了便于實施詐騙的目的,專門持偽造的或他人的身份證件,到工商管理部門登記注冊成立公司,然后,以公司名義招聘員工、培訓員工,由員工進行詐騙,整個詐騙過程,真正的幕后策劃人始終不露面。因此,合同詐騙案件最終被追究刑事責任的通常都是公司的業務員或一般員工,而隱藏在合法公司后面的策劃人因為極少直接與受騙者接觸,從而得以逃避法律制裁。以合法公司名義行騙,可以減少行騙的風險,增加行騙手段的隱蔽性。更有甚者,公司連自己招聘的員工都騙,情節十分惡劣。
二、重操舊業者多屢騙不爽
行騙者多數是具有多次行騙劣跡的行家老手,通常一旦罪行被識破,便馬上聞風而逃。當他們認為風聲不緊的時候,就會重操舊業。因為他們對于行騙手段十分熟悉,所以在很短時間內他們便可以迅速成立詐騙組織,實施詐騙行為,而且,為逃避法律懲罰,他們會吸取教訓,得手后立即銷聲匿跡,給有關部門查辦造成困難。
三、運用見證手法騙取信任
合同詐騙公證和律師見證的形式,是較為流行的法律見證形式。正是由于這兩種形式社會效果好,也為老百姓所熟知,行騙者容易抓住這種心理,從而體現其合作項目和合同的真實性。
可以,合同詐騙案件可以刑事附帶民事。
刑事附帶民事的好處在于:
1、無須支付訴訟費用;
2、被告人家屬為獲取受害人諒解進而讓被告人從輕處理,一般會積極賠付并付款到位。
合同詐騙案件可以刑事附帶民事。
刑事附帶民事的好處在于:
1、無須支付訴訟費用;
2、被告人家屬為獲取受害人諒解進而讓被告人從輕處理,一般會積極賠付并付款到位。
有權提起
刑事訴訟法第77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財產。
可以附帶民事訴訟,可以先向檢察院提出來。
詐騙罪能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嗎
詐騙罪不能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因為被告人僅是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法院在審理刑事案件時,會直接依法判決予以追繳或者責令被告人退賠的。詐騙罪不屬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三十九條規定:被告人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的,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追繳、退賠的情況,可以作為量刑情節考慮。
詐騙罪訴訟中可以提出民事賠償訴訟嗎
詐騙罪不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依據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一條 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五條 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追繳、退賠的情況,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
擴展資料:
詐騙罪怎么認定
與借貸行為的界限
借款人由于某種原因,長期拖欠不還的,或者編造謊言或隱瞞真相而騙取款物,到期不能償還的,只要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沒有揮霍一空,不賴賬,不再弄虛作假騙人,確實打算償還的;還有些打借條之后偽造還款收條的,詐稱已經還款的,仍屬借貸糾紛,不構成詐騙。
與因虧損躲債的界限
如果確實是集資經商辦企業,但因經營不善,虧損負債,為躲債而外出,仍屬財產債務糾紛。這同詐騙犯以集資辦企業為名,撈到錢財就逃之夭夭,以實現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質區別。
與招搖撞騙罪界限
兩者都使用騙術,后者也可能獲得財產利益,這兩點相同;但是,主觀目的、犯罪手段、財物數額要求和侵犯的客體,均有不同。招搖撞騙罪是以騙取各種非法利益為目的,冒充國家工作人員,進行招搖撞騙活動,是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公共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權益的行為,它所騙取的不僅包括財物(但無數額多少的限制),還包括工作、職務、地位、榮譽等等,屬于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
律達網:
現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往往對提交的刑事附帶民事訴狀不受理。理由是,詐騙罪不屬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雖然《刑事訴訟法》第77條規定:“受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4條至102條都規定了,受害人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一審判決以前都有權申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但是,問題就出在2000年最高法頒布施行的《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根據該規定,只有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這兩種情況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顯然詐騙案中,被騙的錢不屬于上述兩種情況。這種情況屬于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物質損失,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根據該《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5條 經過追繳或者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也就是說,不是任何刑事案件造成受害人經濟損失,受害人都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訴訟的。比如,像故意傷害罪、搶劫罪等,在犯罪過程中造成了受害人人身傷害、物品損害的,可以就醫療費、誤工費、交通、食宿、物品損害價值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而不需要另行提起民事訴訟。
詐騙罪附帶民事訴訟
為什么派出所的人說詐騙罪不能附帶民事訴訟詐騙罪刑事訴訟解決不了的賠償問題,可以附帶民事訴訟,來追回受害者損失。對于受害者,這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能保障和彌補自身損失。但最終是否能順利執行,還要看詐騙人被逮到后是否還有資產。
對于詐騙人,如果受害者提起民事訴訟,是要準備最大程度清償受害人的。
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被告人所承擔的民事責任僅限于在犯罪中對被害人造成的直接的人身和財產損失,以及在犯罪過程中對財務的損壞。不包括騙走的錢或者搶走的車子等等。
對于財產性犯罪中被偷走或者搶走騙走的財物,應當由國家追繳并償還被害人。
就國家追繳的部分,可以在刑事訴訟之外另行提起民事訴訟。
也就是說,他騙走的前國家會主動的幫你追繳并且退還給你,如果國家機關沒有這么做的話,你應當選擇的救濟途徑是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索要他所詐騙的錢款,這么說你能明白嗎?
希望對你有幫助。
詐騙的財務 會 自動返還!
附帶民事訴訟要求 給你帶來損失!
但是犯罪的贓物 除外!
是的這是經濟糾紛,所以中國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你看了會....所以國有國法,家有家法,社會上也有方法來解決!
相關推薦:
取保侯審刑事處罰(取保候審算不算受過刑事處罰)
刑事拘留幾天可逮(刑事拘留后多少天批捕)
工廠死亡刑事責任(工廠出現死亡事故怎么辦)
免于刑事處罰輕嗎(免刑事處罰屬于輕罰嗎)
偷車負刑事責任嗎(偷車怎么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