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保險費怎么計算?
汽車保險費計算方法:
1、交強險最終保險費=交強險基礎保險費×(1+與道路交通事故相聯系的浮動比率A)×(1+與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相聯系的浮動比率V),交強險保險費的基礎費率共分42種,家庭自用車、非營業客車、營業客車、非營業貨車、營業貨車、特種車、摩托車和拖拉機等八大類42小類車型保險費率各不相同。但對同一車型,全國執行統一價格。對于普通的6座以下私家車,首年固定保費是950元;
2、交強險的保險費率浮動根據是什么?在一個保單年度未出現有責任道路交通事故,交強險的保險費可下調10%;兩年沒出現,下調20%;三年沒出現則可下降;
3、0%,最多打到七折。反之,交強險的費率隨著出險次數上浮。若在一個保單年度出現兩次,交強險費率上升10%,若出現有責任傷亡事故,還會上升30%。另外,每發生一次酒后駕駛違法行為上浮的交強險費率控制在10%-15%,醉酒后駕駛違法行為上浮的交強險費率控制在20%-30%,累計上浮的費率不得超過60%。浮動具體標準由各地結合實際確定。
汽車之家報價
車輛保險費如何計算
每年交的車輛保險費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交強險和商業險。其中交強險是必須交的,一般交強險保費在全國實行統一的收費標準,私家車6座以下的每年950元,6座以上的私家車每年1100元,如果車輛一年不出險,第二年可以享受一定的優惠。
商業險部分包括的險種非常多,每一個險種的保費都是不一樣的,常見的有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全車盜搶險、車上責任險、不計免賠險等,這些險種都是根據個人需求購買。
第三者責任險常見的有50萬和100萬。這兩者的保費不同保險公司會有差別,購買時可以根據當地生活水平進行選擇。車損險是根據車輛本身的價值計算保費的,一般保險公司都會給出一個評估值,按照評估值進行購買,一般車輛時間越長評估值越低,保險費率也會越低。
常見商業險的計算公式:第三者責任險保費=固定檔次賠償限額對應的固定保險費;全車盜搶險保費=車輛實際價值×費率;車上責任險保費=本險種賠償限額×費率;不計免賠特約險保費=(車輛損失險保險費+第三者責任險保險費)×費率。
小編歸納,通過以上關于車輛保險費如何計算內容介紹后,相信大家會對車輛保險費如何計算有個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車輛保險費怎么算?
車輛保險費的計算是基于多種因素的,包括車輛的價值、車型、使用年限、車主的駕駛記錄、保險覆蓋范圍等等。一般來說,車輛保險費的計算公式是:保險費 = 車輛價值 x 費率。
其中,車輛價值通常是按照車輛購買價格或者評估價格來確定的。費率則是根據車輛的風險等級和保險公司的風險評估來確定的。不同的保險公司和不同的保險類型,費率也會有所不同。
除此之外,一些保險公司還會根據車主的駕駛記錄和保險歷史來調整保險費。如果車主有良好的駕駛記錄和保險歷史,那么保險費就會相對較低。反之,如果車主有不良的駕駛記錄和保險歷史,那么保險費就會相對較高。
總之,車輛保險費的計算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因此,在購買車輛保險時,建議車主多家比較不同保險公司的保費和保險條款,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保險方案。
汽車保險費用計算方式
最終保費=基礎保費×(1+與道路交通事故相聯系的浮動比率)×(1+與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相聯系的浮動比率A)。如:6座以下的私家車主一年內未發生有責任交通事故,但有過1次酒后駕車導致受害人死亡的交通事故,其第二年繳納的保費為:950×(1-10%)×(1+30%)=1111.5元。
交強險強制保險:交強險是由保險公司對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車人員和被保險人、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在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的強制性責任保險。交強險保費為家用6座及以下950元/年,家用6座以上1100元/年。
車輛損失險主險:車輛損失險是負責賠償由于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投保車輛本身的損失。它是車輛保險中用途最廣泛的險種。無論是小剮小蹭,還是損壞嚴重,都可以由保險公司來支付修理費用,對于維護車主的利益具有重要作用,建議足額投保。車輛損失險保費=現款購車價格×1.2%。
第三者責任險主險:一般根據保額分為5萬、10萬、20萬、50萬、100萬五檔,每檔的費用不等,大概需要費用1000元左右。
盜搶險主險:保險車輛全車被盜竊、被搶奪,經縣級以上公安刑偵部門立案核實,滿60天未查明下落的,保險公司負責賠償保險車輛全車被盜竊、被搶奪后受到損壞或車上零部件、附屬設備丟失需要修復的合理費用。全車盜搶險保費=新車購置價×1.0%。
小編歸納,通過以上關于汽車保險費用計算方式內容介紹后,相信大家會對汽車保險費用計算方式有個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相關推薦:
住房火災賠償(房屋著火后怎么賠償)
過失火災賠償(房屋著火后怎么賠償)
保險立案日期(保險立案有時間期限嗎)
輕微碰撞賠償(肇事逃逸輕微刮蹭保險理賠嗎多少錢)
調解賠償未執(法院判決書被告賠償原告未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