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之前能不能訊問
案件的審理是需要先立案的,有一個審理的流程,跟我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審理。在刑事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更加地嚴格,所以我們要知道,刑事案件在立案前能不能進行訊問呢?那么,接下來由為大家帶有關于立案之前能不能訊問的知識吧,以供大家參考!一、立案之前能不能訊問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訊問犯罪嫌疑人是屬于刑事強制措施之一,訊問嫌疑人的,要立案才能進行的,如果是詢問則不需要立案。
二、公安機關詢問證人有哪些規定 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二百零五條 詢問證人、被害人,可以在現場進行,也可以到證人、被害人所在單位、住處或者證人、被害人提出的地點進行。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知證人、被害人到公安機關提供證言。 詢問證人、被害人應當個別進行。 在現場詢問證人、被害人,偵查人員應當出示工作證件。到證人、被害人所在單位、住處或者證人、被害人提出的地點詢問證人、被害人,應當經辦案部門負責人批準,制作詢問通知書。詢問前,偵查人員應當出示詢問通知書和工作證件。 第二百零六條 詢問前,應當了解證人、被害人的身份,證人、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之間的關系。詢問時,應當告知證人、被害人必須如實地提供證據、證言和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應負的法律責任。 偵查人員不得向證人、被害人泄露案情或者表示對案件的看法,嚴禁采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詢問證人、被害人。 第二百零七條 本規定第二百零一條、第二百零二條的規定,也適用于詢問證人、被害人。三、詢問證人的注意事項 1.證人與犯罪嫌疑人人身權利不平等。刑事訴訟法第119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的時間最長不得越過12小時,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而對詢問證人持續時間沒有限制規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對證人詢問時間也沒有規定。刑事訴訟法第6條規定,對于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這是刑事訴訟法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憲法原則在刑事訴訟法中的體現。不言而喻,證人被詢問時間最長時間也應有時間限制。 2.證人易出假證。偵查是刑事訴訟程序的一個重要階段。證人證言是認定犯罪嫌疑人有罪的重要證據,重證據、不輕信口供是刑事訴訟的一個重要原則。詢問證人法律沒有規定時間限制,偵查人員對證人所證事項達不到滿意,長時間反復詢問,致使證人與外界隔離,對證人身體、精神造成極大壓力,易引起證人對法律、對偵查機關產生抵觸情緒。從而有可能為解脫干系不顧事實、不顧法律達到偵查人員滿意而出假證。 3.偵查人員易濫用職權。偵查機關調取證據,詢問證人是法律賦予的職責,但是詢問證人法律未規定詢問時間期限,在法律無明文規定不為過的思想支配下,偵查人員可以長時間地詢問,詢問時間長短由偵查人員決定,詢問達不到目的就不讓證人回家,證人長時間得不到休息,精神受到折磨,可能導致變相拘禁,甚至引證、誘證、逼證。 以上就是由整理收集的關于立案之前能不能訊問的法律知識。刑事案件審理的過程中,未立案是不能夠進行訊問的,可以進行詢問環節,所以要注意兩者之間的區別。
立案之前能否訊問犯罪嫌疑人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公安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過程中,對于有犯罪嫌疑的人,不論是否立案,都可以采取“訊問”的方式調查了解犯罪嫌疑人的的情況。在刑事案件中,對證人、被害人等采用“詢問”的方式調查了解相關情況。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八條 訊問犯罪嫌疑人必須由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偵查人員負責進行。訊問的時候,偵查人員不得少于二人。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羈押以后,偵查人員對其進行訊問,應當在看守所內進行。第一百一十九條 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對在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訊問筆錄中注明。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犯罪嫌疑人,應當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
公安機關立案之前可以偵查取證嗎
在公安機關正式立案之前,可展開初步調查以收集必要證據,然而其方法與范圍較為局限。
此舉旨在明確是否存在充足線索及證據支持立案。
在此階段,公安機關無法實施強制性偵查行為,例如刑事拘留、逮捕及搜查等。
然而,可以進行常規性的調查工作,比如詢問相關人士、查閱相關資料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初查階段所得證據若需用于后續刑事訴訟,必須遵循法律規定的證據準則和程序規則。
總之,立案前的初查旨在鑒定是否符合立案標準,并為此后的正式偵查做好鋪墊。
相關推薦:
無證駕駛是行政拘留嗎(無證駕駛被拘留屬于行政拘留嗎)
被行政拘留最長是多久(拘留最長時長是多久)
快遞怎么賠償(快遞賠償標準)
鑒定傷害立案(傷害案先立案還是先鑒定傷情)
毀壞樹木立案(毀壞樹木立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