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中斷是什么意思
1. 訴訟時效中斷的含義:訴訟時效期間在進行過程中,由于出現法定的特殊情況,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作廢,待中斷的原因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從新的時間點開始計算。
2. 法律依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包括:
- 當事人一方去世,需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與訴訟;
- 當事人一方失去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
- 作為當事人一方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
- 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原因,不能參加訴訟;
- 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
- 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3. 訴訟時效中斷后,當中斷原因消除,訴訟應當繼續(xù)進行。
訴訟時效中斷是什么
訴訟時效中斷,即由于提起訴訟、當事人請求或同意履行義務等原因導致時效暫停計算。
以下情況將引發(fā)訴訟時效中斷: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
(四)其他與前述同等效力的事項。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什么叫做訴訟時效中斷
1. 訴訟時效中斷是指在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由于特定事由的發(fā)生,債權人無法行使請求權,導致訴訟時效暫時停止計算,隨后重新開始計算新的訴訟時效期間。
2. 訴訟時效是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人對民事權利保護的時間期限。在這段時間內,權利人可以提起訴訟維護自身權益。一旦超過訴訟時效,權利人的勝訴權可能會受到影響。
3. 訴訟時效中斷的常見原因包括當事人提起訴訟、提出請求,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等。這些原因表明債權人正在積極行使權利或雙方正在解決權利爭議,因此應當重新計算訴訟時效。
4. 訴訟時效中斷的目的是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避免因特殊原因導致超過訴訟時效。當特定事由被法律認可后,原訴訟時效期間會暫停計算。
5. 在訴訟時效中斷的情況下,原來的時效期間會被暫停,并開始新的訴訟時效期間的計算。這給予當事人更多時間來行使權利或解決爭議。
6. 當事人應了解并合理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guī)定,及時行使權利,避免因拖延導致超過訴訟時效,失去法律保護的機會。
7. 總之,訴訟時效能夠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而訴訟時效中斷是為了更好地保障當事人權益的制度。在特定情況下,權利人應采取措施維護自己的權益,并重新計算訴訟時效期間。
相關推薦:
無證駕駛是行政拘留嗎(無證駕駛被拘留屬于行政拘留嗎)
被行政拘留最長是多久(拘留最長時長是多久)
快遞怎么賠償(快遞賠償標準)
鑒定傷害立案(傷害案先立案還是先鑒定傷情)
毀壞樹木立案(毀壞樹木立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