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業秘密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侵犯商業秘密應該承擔下列責任:一、民事責任。包括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排除妨礙、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停止侵害、損害賠償。二、行政責任。商行政管理機關對于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可以責令停止侵權;根據情況處以1萬以上20萬以下的罰款;處理侵權物品。三、構成犯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一十九條 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一)以盜竊、賄賂、欺詐、脅迫、電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三)違反保密義務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明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該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侵犯商業秘密須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違反商業秘密法需承受三重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及刑事責任。
具體到行政責任層面,相關監管部門有權責令違規企業立即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收益,處以10萬至100萬元不等的罰款;
若情節嚴重,則罰款金額高達50萬元至500萬元。
此外,法律還規定了其他相應處罰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一條
經營者以及其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違反本法第九條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十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第一款
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一)以盜竊、賄賂、欺詐、脅迫、電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保密義務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侵犯商業秘密罪應負何種責任
侵犯商業秘密者需擔負刑事及其他法律責任。
其中,行為人違反規定使用或準許他人不當手段獲取權利人商業機秘,情節惡劣者可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罰款;
情節尤其嚴重者,最高可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另加罰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
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一)以盜竊、賄賂、欺詐、脅迫、電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保密義務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明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該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
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侵犯商業秘密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法律主觀責任分析:
1. 民事責任
- 違約責任:違反保密合同的一方應按照合同約定承擔責任。即便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未給權利人造成實際損失,違約方仍需支付約定的違約金。
- 侵權責任:若侵犯商業秘密給權利人帶來損害,應根據權利人實際遭受的損失進行賠償。如果實際損失難以估算,可按照侵權人在侵權期間獲得的利潤作為賠償額。此外,反不正當競爭法還規定侵權人應承擔權利人調查不正當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 其他責任:根據案件具體情況,還可采用民法通則規定的其他責任方式,如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等。但權利人在侵權和違約之間只能選擇一種方式追究責任。
2. 行政責任
- 侵權行為發生時,受害者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局請求查處。
- 停止侵權行為:監督檢查部門應責令侵權者停止違法行為。
- 罰款:根據侵犯商業秘密的情節輕重,可處以1萬至20萬元的罰款。
3. 刑事責任
- 侵犯商業秘密罪:通過盜竊、利誘、脅迫或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或非法披露、使用商業秘密,給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構成犯罪。
- 刑事處罰:自然人犯此罪者,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罰金;若造成特別嚴重后果,則處3至7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 單位犯罪:對單位處罰金,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客觀規定說明: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七條:因不正當競爭行為受到損害的經營者的賠償數額,按照其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若實際損失難以計算,則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
- 第十七條和第二十一條:若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或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人民法院可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權利人五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 第二十一條: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監督檢查部門應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若情節嚴重,則處五十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相關推薦:
公司減資需公告幾次(公司減資需披露幾次公告)
侵犯商業秘密責任(侵犯商業秘密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企業并購流程有哪些(公司并購重組流程)
破產重整程序規定(破產重整是怎樣的程序)
工資稅是怎么算的(工資扣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