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5000元。
個稅繳納標準:以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標準(居民個人所得綜合所得,每一納稅年度收入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
有一部分人因為并沒有達到新規定的個稅起征點,那么就不需要繳納個稅。而對于需要繳納個稅的人群來講,除了會扣除一些傳統的項目之外,現在還會扣除一些專項附加項目,包括子女教育、贍養老人、住房租金等等。
專項扣除
1、繼續教育
在中國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納稅人,在學歷(學位)教育期間,每月可定額扣除400元,但同一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過48個月。
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納稅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可定額扣除3600元。同一年度取得多個符合條件的證書的,只能扣除3600元。
2、大病醫療
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本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藥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后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3、住房貸款利息
納稅人本人或配偶單獨或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定額標準扣除,最長扣除期限不超過240個月。
夫妻雙方婚前分別購買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其貸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選擇其中一套購買的住房,由購買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雙方對各自購買的住房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4、住房租金
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而發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一)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1500元;
(二)除第一項所列城市以外,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800元。
注意事項
納稅人及其配偶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同時分別享受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
1、贍養老人
納稅人贍養年滿60歲的父母,或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滿60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支出,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每月定額扣除2000元;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與其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
2、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
納稅人照護3歲以下嬰幼兒子女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嬰幼兒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方式可以選擇由父母一方按照標準的100%稅前扣除,也可以選擇由父母雙方分別按照標準的50%扣除。
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如下:
1、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扒旅碼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2、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鎮譽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1.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為5000元。
2. 個稅繳納標準以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基礎,減去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和其他依法確定的扣除后余額為標準。
3. 對于未達到新規定的個稅起征點的人群,無需繳納個稅。
4. 需要繳納個稅的人群在傳統扣除項目外,還可享受子女教育、贍養老人、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5. 專項扣除包括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等,具體扣除標準和方式按照相關法規執行。
6. 納稅人及其配偶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同時分別享受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
7. 贍養老人和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也可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和標準按照相關法規執行。
8. 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分為居民納稅義務人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具體納稅義務和標準按照相關法規執行。
最新個稅起征點是多少
起征點是稅法規定的對征稅對象開始征稅的起點數額。一旦征稅對象的數額達到起征點,那么所有金額都將被征稅,而未達到起征點的部分則不予征稅。
2018年8月3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根據最新規定,個人所得稅稅率表針對工資、薪金所得適用,分為七個級次。具體為:第一級,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500元的部分,稅率為3%;第二級,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第三級,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第四級,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第五級,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第六級,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第七級,超過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45%。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個人月收入額減去50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后的余額。這是為了更好地平衡個人所得稅的負擔。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假設甲、乙、丙三人當月的收入分別是1499元、1500元和1501元。我們設定1500元為納稅起征點,并規定稅率為10%。
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甲的收入沒有達到起征點,因此無需納稅;乙的收入正好達到起征點,所以需要對全部收入進行征稅,即應納稅額為1500元乘以10%,等于150元;而丙的收入超過了起征點,也需要全額征稅,其應納稅額為1501元乘以10%,大約為150.1元。
以上便是關于起征點和稅率的詳細解釋與舉例。
月薪13000交多少個稅
月薪13000交個稅的金額如下:
1、根據個人所得稅起征點5000元計算,月薪13000元超出起征點的部分為8000元;
2、假設不考慮專項附加扣除和社會保險等扣除,按照10%的稅率計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800元;
3、如果有專項附加扣除和社會保險等扣除,實際應繳稅額會低于800元;
4、具體的稅額需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扣除情況來計算。
個稅起征點及稅率表:
1、個稅起征點:目前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為每月5000元;
2、累進稅率表:個人所得稅采用超額累進稅率,分為七個檔次,稅率從3%至45%不等;
3、綜合所得稅率: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稅率為3%至45%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
4、專項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扣除;
5、專項附加扣除:包括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
6、其他扣除:還包括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項目。
綜上所述,月薪13000元交個稅的金額取決于個人的實際扣除情況,根據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和稅率計算,如果不考慮專項附加扣除和社會保險等扣除,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800元,但實際應繳稅額可能會低于800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相關推薦:
被治安拘留可以保釋嗎(治安拘留可以保釋嗎 大約需要多少錢)
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
清算組成員怎么組成的(清算組成員如何產生)
遣散遣散賠償(遣散費的賠償標準新規)
精神折磨算家庭暴力嗎(家暴包括什么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