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原值怎么計算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方法如下:
1、企業一般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他是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后的余額;
2、固定資產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凈殘值/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
3、年折舊額除以12=月折舊額;
4、當期應提取的壞帳準備=當期按應收帳款項計算應計提壞帳準備金額減(或者加)本科目的貸方余額(或借方余額);
5、當期按應收帳款計算應提取的壞帳準備金額大于科目的貸方余額,應按其差額提取壞帳準備的金額小于本科目的貸方余額,應按其差額沖減已計提的壞帳準備,如果當期按應收帳款計算應提的壞帳準備的金額為0,應將本科目的余額全部沖回。
固定資產的清理流程:
1、使用單位提出申請,填寫固定資產報廢申請表,提交有關部門審批;
2、設備主管部門審核,確認;
3、主管領導審批;
4、清理固定資產,處理殘值;
5、財務部門復核,并進行賬務處理;
6、總經理辦公會批準;
7、財務部門核銷該資產。
綜上所述,關于固定資產原值計算折舊,計算企業所得稅時,對于固定資產,一般是采用直線法計算的方式折舊,折舊費用可以在稅前扣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九條
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準予扣除。 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固定資產本年折舊怎么算
固定資產本年折舊怎么算固定資產本年折舊的計算方法通常采用直線法或加速折舊法。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始成本減去殘值,再除以預計使用年限來計算每年的折舊額。加速折舊法則是將固定資產的初始成本減去殘值,然后按照雙倍余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來計算每年的折舊額。具體計算公式如下:直線法:年折舊額 = (原始成本 - 殘值)/ 預計使用年限加速折舊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額 = 2/預計使用年限 * (原始成本 - 殘值)加速折舊法(年數總和法):年折舊額 = 尚可使用年限 / (預計使用年限 * (1 + 預計使用年限)) * (原始成本 - 殘值)請注意,具體的計算方法可能會因國家、地區或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建議您參考當地的相關法規和政策進行計算。綜上所述,固定資產本年折舊的計算方法有多種,其中直線法和加速折舊法是最常見的。具體的計算方法可能會因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建議您參考當地的相關法規和政策進行計算。【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明確規定:“企業的固定資產由于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八條也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所稱可以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的固定資產,包括:(一)由于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規產;(二)常年處于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折舊怎么計算
固定資產折舊的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原價×(1-預計凈殘值/原價)÷預計使用年限。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固定資產提取的折舊額大小受計提折舊基數、凈殘值、折舊年限、折舊方法等因素的影響。
累計折舊指企業在報告期末提取的各年固定資產折舊累計數。累計折舊的攤銷額根據該項資產的折舊方式會有所不同,一般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平均年限法: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工作量法:每一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凈殘值)/預計總工作量。折舊額=當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年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年折舊率。
年數總和法: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年折舊率=(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怎么算
固定資產折舊計算公式分為:
1、年限平均法:年折舊額等于(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除以預計使用年限等于原價乘以(1減去預計凈殘值除以原價)除以預計使用年限等于原價乘以年折舊率;
2、工作量法:單位工作量折舊額等于固定資產原價乘以(1減去預計凈殘值率)除以預計總工作量;
3、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額等于期初固定資產凈值乘以2除以預計使用年;
4、年數總和法:年折舊額等于(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乘以年折舊率。
固定資產的特點:
1、固定資產的價值一般比較大,使用時間比較長,能長期地、重復地參加生產過程;
2、在生產過程中雖然發生磨損,但是并不改變其本身的實物形態,而是根據其磨損程度,逐步地將其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其價值轉移部分回收后形成折舊基金。
固定資金作為固定資產的貨幣表現,也有以下特點:
1、固定資金的循環期比較長,它不是取決于產品的生產周期,而是取決于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2、固定資金的價值補償和實物更新是分別進行的,前者是隨著固定資產折舊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資產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時,用平時積累的折舊基金來實現的;
3、在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時,需要支付相當數量的貨幣資金,這種投資是一次性的,但投資的回收是通過固定資產折舊分期進行的。
綜上所述,根據稅法的規定,銷售固定資產本身可能涉及的稅收主要是增值稅或者營業稅。連帶的還有所得稅、城建稅等。對于不同的固定資產,如房屋建筑物,應征消費稅的機動車、摩托車、游艇,其他固定資產,征收稅款的規定各有不同。
【法律依據】: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第二十七條
納稅人可扣除的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采取直線折舊法。
第三十一條
納稅人的固定資產修理支出可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納稅人的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如有關固定資產尚未提足折舊,可增加固定資產價值;如有關固定資產已提足折舊,可作為遞延費用,在不短于5年的期間內平均攤銷。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固定資產修理,應視為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一)發生的修理支出達到固定資產原值20%以上;
(二)經過修理后有關資產的經濟使用壽命延長二年以上;
(三)經過修理后的固定資產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相關推薦:
精神折磨算家庭暴力嗎(家暴包括什么行為)
破產和解立案(企業破產流程詳解)
不投標能退保證金嗎(交了保證金不投標保證金可以退嗎)
并購什么意思及特點(并購什么意思及特點)
立案根據賬號(賬號被找回多少錢可以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