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是什么罪名
銷售、制造假冒偽劣產品之罪乃指生產商或銷售從業員故意于產品中摻入他物,虛標品質等級或者以不符合標準的產品替代合格產品,銷售額度達到人民幣50,000元及以上者。
該犯罪觸犯了國家工商總局針對標準化商品質量的管理規定和廣大消費者的正當權益。
在判決裁定時,銷售額度成為至關重要的考量因素。
當銷售額度介于人民幣50,000元至200,000元之間時,將面臨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時需繳納銷售額度百分之五十以上兩倍以下的罰款;
若銷售額度超過人民幣200,000元,則可能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同時需繳納銷售額度百分之五十以上兩倍以下的罰款或沒收全部財產。
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罪立案標準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2、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3、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十六條 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國家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二)造成有關單位破產,停業、停產六個月以上,或者被吊銷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解散的;
(三)其他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判幾年
生產假冒偽劣商品涉嫌構成生產偽劣產品罪。
定罪量刑需考慮多項因素,如銷售額、犯罪情節及所引發的后果等。
若銷售額在五萬至二十萬之間,將面臨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罰金;
若銷售額在二十萬至五十萬之間,將被判處兩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若銷售額在五十萬至二百萬之間,將被判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若銷售額超過二百萬,將被判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沒收財產。
相關推薦:
判決公司賠償(法院判決公司賠償股東需要承擔嗎)
報案等于立案(報案與立案區別)
離婚房子公證(離婚房子公證多少費用多少)
騙貸立案短信(收到短信說騙貸申請支付令是真的么)
行賄和受賄同罪嗎(行賄和受賄是共同犯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