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涉嫌壟斷導致被罰款的例子并不少見,之前阿里巴巴就因為濫用自己在境內網絡零售平臺服務市場的支配地位行為最終被有關部門罰款182.28億元;天津天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也因為反壟斷原因被罰款4400萬。同時,由騰訊主導的虎牙和斗魚的合并案也被禁止。而現在,美團因為涉嫌壟斷被罰款34.42億元,這一天價罰單毫無疑問彰顯了國家執行反壟斷政策的決心。
那么美團究竟在哪方面進行了壟斷,才使得其被處以34.42億元的天價罰單呢?從有關部門的公眾號以及媒體報道中我們可以得知,美團利用自己在外賣平臺的支配主導地位,對外賣商家施加壓力,使得商家和美團簽訂獨家合作協議。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商家想要在美團平臺上架自己的商品,那么就不能在其它外賣平臺出售商品了,只能和美團一家平臺合作。
同時美團還利用自身的優勢收取商家的合作保證金,實施差別費率。同時利用相關的大數據以及算法等多種手段,采取不同的懲罰措施,從而獲取更多利潤,壓榨市場,并且限制了市場的良性發展,不利用公平競爭和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綜合美團的各種違規操作,最終有關部門對其進行了行政處罰:“責令美團停止“二選一”違法行為,并處以其2020年境內銷售收入3%的罰款,計34.42億元。同時,向美團發出《行政指導書》,要求其圍繞完善平臺傭金收費機制和算法規則、維護平臺內中小餐飲商家合法利益、加強外賣騎手合法權益保護等進行全面整改,并連續三年向市場監管總局提交自查合規報告,確保整改到位,實現規范創新健康持續發展”。
美團對此表示誠懇接受,堅決落實,并將以此為戒,更好服從和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努力為社會多做貢獻。對此,小編想說,這樣的懲罰的確很有必要,能夠有效維護行業間的公平競爭秩序,同時我們也希望看到美團真正的“改過自新”,為社會經濟發展做更多貢獻,更好地服務于民。
行業壟斷一直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一種社會景象,因為行業壟斷的弊端太多。行業壟斷是市場經濟的最大敵人,它會導致市場失去公平的競爭環境、缺乏創新,使得人們的生活質量有所下降。如果任由美團進行市場壟斷,那么在外賣行業勢必將會使得其一家“獨大”,讓商家和騎手的利潤越來越少,用戶的體驗感越來越差,整個行業也會缺乏活力和創新,不利于社會的發展。
在新一輪的網絡調查之下,我們的市場監管總局給出了一個重磅大戰,那就是表示美團存在著壟斷行為,將會對其進行34.42億的處罰,這是繼阿里巴巴180億處罰之后,第二大處罰案件。這個消息一經發布,立刻就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來探討一下,這一次美團到底是因為什么原因被處罰這么嚴重。
第一,美團是否是處于壟斷企業位置?
從目前的行業分配來看的話,美團基本上占據了70%左右的市場份額,所以毫無疑問的,可以肯定,美團的確是一個壟斷公司。當然,壟斷并不簡單的事,從市場份額來看的,而是在它占據這個市場之后,它會對市場進行定價,從而導致對其他小型企業,甚至同類型的企業形成碾壓。對于整個行業而言,一旦形成壟斷的話,將會是百害而無一利,所以這一次才會對其進行懲罰。
第二,為什么這一次的處罰如此的嚴厲?
我們的市場監管總局自然不會是沒有任何緣由地對其進行處罰,在這一次的調查過程當中,他們認為美團不僅存在著嚴重的壟斷行為,而且在進行管理的過程當中,他們還非法占有了很多商家的保證金,同時在2020年的時候,他們的國內銷售額已經達到了1147億元。而根據我國的《反壟斷法》來進行處罰的話,按照3%的比例,處以的罰金為34.42億元。
第三,如何評價這一次的處罰?
上一次有阿里巴巴這個龐然大物,這一次又拿美團作為開刀的品牌,在我看來,反壟斷已經不再是一個口號,如果很多的互聯網公司在以后想要通過壟斷來鞏固自己的地位,那么在我看來,以后是不可能的事情。雖然他們曾經帶動了一個行業的發展,但是時代的要求,他們沒有辦法滿足,必然會被淘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