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青苗費和地上附著物的費用。該筆費用用于補償對土地進行投入的人,是對其土地投入損失的補償。如果是 土地承包經營權 人投入的,就補償給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如果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了,就補償給受讓人。 2、是安置費。這筆費用應當補償給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是對其喪失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補償。如果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的 土地被征收 之后,村集體又拿出同等的土地給該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承包,則這部分補償費可以交給村集體。如果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的土地被征收后,村集體對其進行了安置,為其安排了工作,這部分費用就應當交給安置該村民的單位。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可以選擇不接受安置或另行安排承包地,而堅持要補償費。 3、是 土地補償費 。這筆費用是對農村 集體經濟組織 喪失 土地所有權 的補償,應該補償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所有成員對土地補償費都擁有權利。在分割或者是征收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時需要按照集體經濟組織來支付相應的補償費用的,因為一般情況下該類土地都是屬于集體所有的,所以在分割相關費用時也是會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則去進行,其中如果有婦女或者兒童落戶屬于集體經濟組織時也是可以參與分配的。
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 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收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如果是開荒征地有補償那通常都是歸農村的全體經濟成員共有,因為開荒地如果不是在城市里面,肯定是會有補償的,那只能夠是在農村里面,那農村里面的土地一般都是屬于集體所有的,所以開荒地之后,國家要給補償,也是給到村集體,屬于村集體的成員共有的。征地補償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對農民集體所有建設土地或棚戶區實行征收或征用,并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明含的需要,可以掘槐磨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判斗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