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科室的醫生不用做手術?
在醫院做醫生,不開刀的職業也有很多,如內科,皮膚科,兒科,中醫科,影像醫學科,精神科,老年病科,檢驗科,超聲科,介入科,康復科等等。
總而言之,開刀的醫生崗位只是一少部分,大部分醫院的崗位是不用醫生開刀的。
相關信息:
醫生,鉆研學習醫學科學技術,挽救生命以治病為業的人,一般指臨床醫師。
按照衛生部、衛健委、醫政部有關醫療衛生管理條例的法律法規,主持醫患溝通,學術討論,新技術推廣、預后分析、公眾教育、護理示教、康復培訓、出院教育、執行衛生防疫、計生、大病早期識別干預等法律政治責任、承擔部分課題研究等工作,預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質,治病救人,履行病情如實告知、合理檢查、合理開藥、正確診斷,積極治療的責任。
提高醫生職業風險和醫療事故安全法律意識,避免誤診漏診、控制醫源性繼發損害、糾正違章作業等法律責任,通過定期臨床理論考試,技能考核培訓,能夠熟練掌握臨床必要的醫學技能和必要的醫學理論,如影像學、解剖學、病理學、醫學遺傳學、藥物化學、康復醫學、生育保健學、臨床法醫學等,取得執業資格,不得夸大病情,嚇唬病人,延誤時機造成事故,要按照行業規范開展診療活動。
醫生,古代稱大夫或郎中,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涌現了大量赤腳醫生,一度達到150多萬名。現在“大夫”一詞在北方人中也常用。在歐美醫生普遍被稱為“Physician”,只有外科醫生被稱呼為“Surgeon”。外科醫生的法語稱呼為:Decin(Medusan),德語是:Arzt(arutsuto)。但在英聯邦英國外科醫生,今天還以“密司脫”稱呼。
術后并發癥醫院有責任嗎
法律分析:手術出現并發癥是否醫生有責任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手術本身就有一定的感染風險,例如出血,麻醉意外等,如果在你手術前醫生交代明確,醫院是不會有責任的,當然,如果醫院在手術的時候不是按照正常的科學的順序手術導致的組織損傷,那是應該追究責任的,但是根據你的描述,你的這種手術本身就有可能導致感染,因此大夫是沒有責任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遺失、偽造、篡改或者違法銷毀病歷資料。
醫院出現醫療事故大夫負責賠償嗎
醫院出現醫療事故如果沒有構成犯罪并且醫生是有有重大過失或過錯的,醫院可以向醫生部分追償。但是發生醫療事故的時候,大部分的賠償還是公司來出的,醫生負責的一般不會太多,有時候甚至不需要進行賠償。 如沒有構成犯罪,那就是醫院對患者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醫生如有重大過失或過錯的,醫院可以向醫生部分追償;另外,醫生還可能受到行政處分或紀律處分。
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于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除依照前款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并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條 【醫療損害責任歸責原則和責任承擔主體】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條【醫務人員說明義務和患者知情同意權】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具體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并取得其明確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并取得其明確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條【緊急情況下知情同意的特殊規定】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準,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條【診療活動中醫務人員過錯的界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條 【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的情形】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遺失、偽造、篡改或者違法銷毀病歷資料。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條【藥品、消毒產品、醫療器械的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血液的侵權責任】因藥品、消毒產品、醫療器械的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可以向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生產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颊呦蜥t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后,有權向負有責任的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生產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條 【醫療機構免責情形】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范的診療;
(二)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義務;
(三)限于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也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條【醫療機構對病歷資料的義務、患者對病歷資料的權利】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填寫并妥善保管住院志、醫囑單、檢驗報告、手術及麻醉記錄、病理資料、護理記錄等病歷資料。
患者要求查閱、復制前款規定的病歷資料的,醫療機構應當及時提供。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條【患者隱私和個人信息保護】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和個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隱私和個人信息,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條 【禁止違規過度檢查】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不得違反診療規范實施不必要的檢查。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條 【維護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合法權益】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干擾醫療秩序,妨礙醫務人員工作、生活,侵害醫務人員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醫生出現醫療糾紛的時候,醫生還有醫療機構都是需要承擔相對應的責任的,這個時候需要先進行協商,如果患者不同意協商的話,那么只能夠通過法律的途徑來進行醫療糾紛的解決了。
相關推薦:
手術失誤 大夫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解析(醫院出現醫療事故大夫負責賠償嗎)
刑事證據是復印件(法院復印件可以作為證據嗎)
論刑事證據的種類(刑事案的證據有哪些)
醫療過錯刑事責任(何人需承擔醫療事故的刑事責任)
刑事醫學鑒定標準(醫學鑒定法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