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分析:追究刑事責任是指通過偵查、起訴、審判活動,查究特定人因實施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為而依法應承擔的法律后果。具備犯罪構成要件是追究刑事責任的條件。犯罪主體必須是達到法律規定的年齡。主觀方面存在故意或過失。犯罪客體和客觀方面要件必須是行為人的行為侵犯了刑事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并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即已構成犯罪,行為人才應負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不具備犯罪構成要件,不危害社會,或者法律明文規定不負刑事責任,則無刑事責任可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一百一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如何界定追究刑事責任
符合以下要件即可追究刑事責任:
1、犯罪客體,即侵害了為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
2、犯罪客觀方面,即實施了危害行為、危害行為造成或者可能會造成危害結果;
3、犯罪主體,即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單位;
4、犯罪主觀方面,即犯罪主體實施犯罪時的主觀心理狀態。
刑事責任年齡的認定標準如下:
1、不滿十四周歲的,不負刑事責任,不判刑,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但已滿十二周歲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要依法判刑;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要依法判刑;
3、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不論犯何罪,都應負刑事責任,要依法判刑;
4、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未成年人從寬】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包括哪些
根據我國法律,刑事責任是針對犯罪行為采取的法律懲罰手段。
它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種類型。
前者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
后者則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
刑事責任的認定需遵循嚴密的司法手續,分別由公安機關調查取證、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進行審理裁決。
如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至人重傷或死亡、盜竊、詐騙及貪污受賄等惡劣行為均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其判斷標準源于犯罪構成要素,涵蓋了犯罪主體、主觀過錯、侵害對象以及客觀危害等因素的全面評估。
相關推薦:
刑訴法對刑事拘留(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拘留多少天)
刑事訴訟怎么起訴(刑事案件的起訴流程)
超速屬于刑事責任(超速多少可以構成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怎么追究(怎樣才算被追究刑事責任)
肇事逃逸刑事起訴(肇事逃逸需要起訴嗎)